【專題探索】南海紅寶石——越南
鄭惠方 (2007/06/06) 《台經月刊第30卷第6期》
越南總人口8,490萬人,天然資源豐富,自1986年開始進行經濟革新(Doi Moi)政策,積極對外開放,逐漸擺脫原先保守封閉的經濟環境;到了1990年代起,經濟改革出現顯著成績,包括原先的中央集權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實質GDP大幅成長、就業市場發展蓬勃、個人所得增加,以及貧戶家數減少。
1995年1月越南提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申請,2002年起開始了雙邊談判,經過前後長達12年的談判過程, 2006年11月終於獲准加入WTO,其經貿體制也逐步與國際接軌,開啟了越南面向世界、世界走進越南的新局面。根據英國經濟學人的觀察,越南加入WTO將會大幅刺激其國內經濟發展,繼續推動越南經濟自由化改革。
外資布局新天地
過去20年來,越南的經濟成長率(GDP)一直保持在7%~8%左右,2006年已高達8.2%,預期2007年可維持高成長率,約在7.2%左右(參見表2)。主要因素最少有以下四個,一是預期越南加入WTO後,將勵行市場自由化,可望帶來的更多機遇;二是越南共產黨執政的新政府團隊,將繼續支持經濟改革路線;三是越南私部門投資的擴大,以及外資的湧入;四是越南的經濟地緣戰略位置佳,屬東協(ASEAN)成員,又享有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即10+1)、東協—日中韓合作機制(即10+3)、日本—越南經濟夥伴協定(即EPA)的好處。預期未來數年,越南將更具備吸引外資的條件,甚至成為外商全球投資布局的新天地。
越南是高盛集團繼提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金磚四國(BRICs)」之後,被納入「後BRICs」的「Next-11」之列,其他國家包括南韓、印尼、菲律賓、孟加拉、巴基斯坦、埃及、奈及利亞、土耳其、伊朗及墨西哥等。高盛集團認為,「Next-11」11個新興市場國家當中,越南、南韓和墨西哥最被看好。該集團並預測,到了2050 年,越南的每人年平均收入將突破3,000美元,2050年則將跨越 1.5萬美元。其所代表的意義,將不只是充沛的人力與低廉的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越南未來具備的強大消費市場。
過去,各國際投資機構或金融機構都曾提出不同的新興投資標的,但都不約而同都對越南投以關愛的眼神。如今,除了高盛集團把越南納入「Next-11」行列外,日本「2006年通商白皮書」也引述「國際協力銀行(JBIC)」所進行的調查結果指出,日本企業在未來10年內最想去投資的新興市場,依序為中國、印度、越南、俄羅斯等。因此,又有人戲把「BRICs」的B(巴西)換成V(越南),而成為新的「VRICs」。顯然,越南已有取代「金磚」國家巴西之勢。甚至,日本 BRICs 經濟研究所進一步推薦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及阿根廷為「VISTA」,更突顯其為新興市場國家的新亮點。
越南、WTO、經濟成長、中產階級、外來投資、區域經濟整合、低成本勞動力、基礎建設、台商投資、潛在風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