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產業能源效率先期管理制度之初探
林子晴 (2019/11/08) 《台經月刊第42卷第11期》
國際能源總署將能源效率視為永續全球能源系統首要燃料,可減緩氣候變遷,改善能源安全,並兼顧經濟與環境發展。歐盟執行委員會亦將能源效率視為能源資源,藉由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可減少能源消費需求,從而節約能源成本支出,減少溫室氣體等排放,降低能源基礎設施需求,增進能源安全。
由於工業部門多需耗用大量能源,因此能源效率之提升,向來為各國政府關注重點,除透過政策法規予以規範外,亦形成行之有年的能源服務業。然而,過往能源效率相關政策法規對象,多以既有能源使用設施為標的,以改善運轉能源效率現況為目的,受限既有硬體設備與空間,節能成效亦有限度。
近年,提升能源效率之思維進一步向前延伸,於規劃設計階段即納入能源效率設計考量,從源頭確保撙節未來營運商轉的能源耗用,期達事半功倍之效,此即能源效率先期管理概念(圖1)。
圖1 能源效率設計管理建議流程
根據歐盟「能源效率最佳可行技術參考文件」先導專案研究結果顯示,於規劃設計階段即採能源效率設計,總能源耗用節約量可達20~30%;與商轉營運階段再行提升能源效率之做法相較,整體社會經濟成本效益高約三至四倍(圖2)。
圖2 從規劃設計至商轉營運階段之節能潛力與投資成本變化
本文彙整歐盟、韓國、新加坡、中國、日本及我國等產業能源效率先期管理制度案例,比較研析不同制度案例施行方式,探究制度執行模式,以資參考。
能源效率、先期管理、節能減碳、產業節能、歐盟BREFs、能源管理法、工業部門、環境政策、能源審查、最佳可行技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