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探析日、韓在亞洲新興市場的海外拓銷策略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探析日、韓在亞洲新興市場的海外拓銷策略

錢俐安  (2012/08/09)    《台經月刊第35卷第8期》

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至近期的歐洲債務危機,以及全球整體經濟環境疲弱,許多先進國家經濟成長趨緩。在景氣混沌中,全球的新興國家因實施對外開放投資、技術和人才等策略,使得經濟與商業環境迅速改變,民眾所得增加,出現中產階級及消費產品市場與服務的新商機,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驅動者。在該前提下,台灣成為以貿易為導向的經濟體,也是台灣產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由於日本、韓國與我國均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因此,本文將統整分析日、韓在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亞洲主要新興國家之拓銷策略,並借鏡發展方向。

 

各國政府整體貿易推進政策

(一)日本

日本政府為因應國際貿易發展狀況,於1958年設立特殊法人日本貿易振興會,六○年代係以促進日本出口為主要業務,七○年代開始支援日商赴海外投資的業務,1973年首度提供日商赴海外投資的諮詢服務,八○年代為因應國際壓力,開始推動促進日本進口業務,九○年代起則配合日商對海外投資需要,首次派遣投資顧問至駐外單位,2000年以後並逐漸加強對日商海外投資事業的支援業務,2003年10月組織改造為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

目前JETRO已在全球55個國家設有73個辦事處,其主要任務為:(1)改善日本總體投資環境、增加吸引力、促進外國對日本投資,以重振日本經濟活力;(2)協助日本中小企業全球出口拓銷,尤其是「農林水產品」及日本製作的「文化創意產業電影、動畫」等;(3)對日商(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海外投資事業的支援業務,並提供法律、會計等諮詢服務,協助日商熟悉日本政府各大洲區域及個別國家所簽訂的經濟夥伴協定(EPAs);(4)與外國政府合作協助日商調解對外投資問題,以及保護日本產品的智慧財產權。

日本在「2009年國際通商白皮書」曾提出,將重視新興國家中產階級的巨大消費潛力,並大力鼓勵企業掌握新興國家中產階級興起商機,積極開發符合各國生活習慣的產品,利用當地人力資源及研發能力,研發低價位、高品質之產品,進行在地行銷。日本政府為了解亞洲新興市場消費特性,於2009年推動「亞洲消費趨勢研究會」,以質量化方式深入調查新興市場消費特性與價值觀,並藉由實驗設計方式使新興市場消費者體驗日本優質商品,創造日本產品於新興市場的形象與市場需求。此外,也於2010年「國際通商白皮書」中指出,強調亞洲有望成為「世界消費市場」,日本應發揮優勢、抓住機遇、開拓亞洲市場。

(二)韓國

韓國政府為了透過貿易促進經濟發展,1962年成立「國家貿易振興機構」,帶領韓國企業開發海外市場,而為因應國家吸引外人投資之發展目標,該機構功能擴大至吸引外資投資韓國,1995年更名為「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rea Trade-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簡稱KOTRA),並為韓國政府下屬於唯一非營利性對外貿易投資促進機構。

目前KOTRA總部位於韓國首爾,於76個國家設有111個韓國商務中心,主要任務有:(1)促進國際貿易,採取方式包括:媒合國外買家與國內製造商、在韓國國內舉辦國際性大展、建置e-Trade平台,以及透過音樂、影片在亞洲等國行銷韓國文化;(2)促進外人投資,由政府跨部會、機構之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外人投資韓國單一、專業服務窗口,提供外人投資韓國各項需求服務,尤其設置申訴專員,以一對一的方式,協助外商解決各種投資問題;(3)提供企業資訊,透過出版深入的調查報告,或舉辦研討會方式,將國內外最新訊息傳遞給業者,以及建置各國家市場、投資資料庫,方便企業即時取得最新資訊;(4)與國內外機構、組織合作,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最新的國際情勢訊息與服務;(5)提供買家虛擬訪問韓國市場管道,透過「Digital KOTRA」、「Buy KOREA」、「Invest Korea」等網站平台提供外國企業各方面資訊,如韓國經濟、投資環境、產品、企業、展覽會、新興企業、投資商機等資訊,讓海外企業如同親臨韓國一般,並建置相關互動平台。

海外設廠商社制度FTA簽署產業整合品牌出口資本密集產業日韓策略東協市場JETROKOTRA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