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淨零排放趨勢下,國內再生能源發展之挑戰與突破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淨零排放趨勢下,國內再生能源發展之挑戰與突破

陳俞婷  (2022/11/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1期》

     隨著氣候變遷威脅愈趨明顯,全球紛紛重視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目標,各國政府及企業也公開承諾未來將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或提高能源效率等方式以達到碳中和目標,並藉由淨零排放策略以達成減緩氣候變遷之目的。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 2021)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約3/4比例來自能源部門,此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外,也是影響氣候變遷是否持續惡化的關鍵因素。雖然COVID-19影響使近年全球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在後疫情時代,各國商業活動逐漸開放,經濟活動的復甦使得全球碳排放量逐漸反彈。因而,本文將探討後疫情時代下,能源產業可能遭遇的困境與挑戰,及後續如何突破,作為我國再生能源產業於未來淨零排放趨勢下之因應做法。

 

全球淨零排放現況與趨勢

當氣候變遷對地球的衝擊愈來愈明顯,各國紛紛制定相對應的機制,包括:為達成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於2030年減少碳排放45%、及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而2021COP26所達成的「格拉斯哥氣候協議」也首度明確減少使用煤炭用量計畫,促使全球致力加速減碳行動,以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依據英國能源與氣候情報部(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資料顯示,截至20228月底止,全球共有136個國家提出淨零排放目標(包含已立法、提出政策文件、已承諾宣示、討論中或計畫提出)。

依據聯合國2050淨零排放相關之發展進程(附表),2030年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與推動執行將會影響2050年淨零排放能否實現,即要達到淨零排放則需要大規模布署可用的乾淨高效能源技術。依據IEA (2021)報告,若全球共同努力推動可行的減排措施,未來十年因使用化石燃料而產生的甲烷排放量將下降至少75%,而愈來愈便宜的再生能源將使電力部門在淨零排放趨勢中具有推動優勢。

在全球淨零排放發展趨勢下,再生能源開發是減少碳排放量的關鍵電力供給來源;除擴大設置再生能源外,可調度的再生能源與其他低碳發電、儲能及強大的電網,對於維持電力安全一樣至關重要。因此,除持續提升再生能源技術與設置外,未來對於新能源(如氫能)的投入,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CUS)等新技術的開發,對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亦有所助益。
 

   2050淨零排放相關之發展進程

 


後疫情時代,能源發展趨勢對淨零排放之影響與挑戰

(一)後疫情時代下,能源利用與發展趨勢

2020年年初COVID-19疫情對全球人民健康、社會及經濟發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危機,由於所有經濟活動都暫停,這期間的能源需求急速下降,也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的減少;儘管COVID-19引起供應鏈的挑戰、案場設置延宕、運輸延誤及原物料與商品價格創下新高的情況下,2021年再生能源新增裝置仍創下新紀錄。依據REN21 (2022)統計,2021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較2020年增加約17%,除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水力發電外,生質能及地熱發電也穩定發展。依據IEA (2021)報告(圖1),預估20222023年再生能源新增裝置容量依舊持續創新高,其中,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的設置,使2022年裝置容量預計較2021年增加8%,有望達到300GW;而2023年再生能源新增裝置容量依舊呈現穩定成長,預計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生質能也會呈現穩定擴張。2023年後的再生能源發展將會受地緣政治及總體經濟挑戰等影響而提高發展的不確定性,但不論是設備價格的提高亦或是化石燃料價格的影響,短期雖會產生市場的不確定性,但長期在提高能源效率及發展新型態再生能源的規劃下,再生能源仍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再生能源淨零排放能源轉型2050目標供應鏈管理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技術突破碳捕捉利用儲能系統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