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台灣區塊鏈政策趨勢——從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案例觀察
鄭漢榮 (2019/10/09) 《台經濟月刊第42卷第10期》
區塊鏈因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特質,其去中心化、無法竄改、可追溯特色,成為當前重要新興技術,應用領域不僅包含金融,亦包含其他領域,廣受國內外矚目。
值此關鍵時刻,政府態度至為重要,因其帶頭效果影響此一新興技術發展甚巨,台灣也已見公部門投入此一潮流,可見對區塊鏈之重視、積極。故本文在此綜整台灣中央與地方政府主要案例,以瞭解政府態度與發展的可能性。
中央政府案例
(一)國發會
根據2019年1月核定之智慧政府推動策略計畫,其中包含兩大基礎架構:「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及「建立具安全且可信賴的資料交換機制」,區塊鏈將用於後者,使全國各機關資料串接之外,透過區塊鏈確保資料不被竄改,而且也希望各部會能善用區塊鏈,提供民眾、企業、政府創新服務。
另外,國發會已於2019年7月組成「台灣區塊鏈大聯盟」,成為產官學研等領域的溝通平台,主要發展目標為強化生態圈發展、公私協力發展、協調與溝通各部會,由於設有法規調適組、應用推廣組、產學合作組,處理區塊鏈相關公私協力議題。
台灣區塊鏈大聯盟之其他特色,除了考量層面亦包含校園人才培訓、發展國際連結,更在於已意識到區塊鏈只是技術,需與金融、醫療、能源、農業、供應鏈、教育等應用領域結合,故區塊鏈的推動需廣納各利害關係人形成生態系。
區塊鏈政策、數位轉型、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國發會、金融監理沙盒、數位身份識別、司法應用、產官學合作、政府創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