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2015~2016年全球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邱達生 (2016/0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期》
回顧2015年全球經濟表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國際油價下滑、一是中國經濟走緩。油價下滑導致原油供應國出口受到顯著的衝擊,且油價走低導致物價下滑,更讓各國籠罩在通貨緊縮的陰霾。而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出口國,也是第二大進口國,且多年來一直位處全球價值供應鏈重要環節;中國經濟成長受挫,對世界經濟,特別是貿易活動的制約相當顯著。
展望2016年,根據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預測,屆時全球商品與勞務進出口可望復甦,進出口平均成長率在2016年預估可分別達到3.9%與3.7%。也就是透過油價回穩與市場機制的調節,有機會讓全球經濟景氣在2016年回溫(表1)。
表1 世界經濟暨相關項目成長率與貢獻率
比較2016年與2015年全球經濟景氣情勢,除了EIU認為展望要比回顧來得樂觀之外,其他國際預測機構,諸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環球透視預測機構(GII)、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世界銀行(WB)也一致認為2016年的全球經濟景氣將比2015年樂觀(表2)。
表2 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對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
國際油價基本上從2014年的6月開始持續下滑,以西德州原油為例,其在2014年每桶平均約93.26美元。時至2015年,每桶平均掉到約僅49.89美元。油價到了2015年第四季已經出現微幅回升,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預測2016年西德州原油價格將回升到每桶51.25美元,意味負面的基期因素降低(圖1)。
圖1 西德州原油價格回顧與預測
國際主要經濟體的表現,與全球景氣息息相關。美國、歐元區、中國、日本等四個經濟體的總和經濟規模占世界經濟的61%,透過貿易與金融連結,這四大經濟體相關的經濟政策,都能夠對其他的經濟體產生外溢衝擊效果。對世界資金的流向、出口與投資布局以及匯率與利率的震盪等,都具備左右動向的能力,因此這四大經濟體的經濟表現,對全球經濟景氣的過去和未來具有絕對的影響。
美國經濟的回顧與展望
在2015年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中,美國經濟整體表現算是一枝獨秀。雖然2015年依然有若干不確定因素,諸如年初的嚴寒氣候與美西港口罷工、國際資金流入造成美元走強,以及原油價格持續處於低檔等,皆對美國經濟造成些許衝擊,但並不致於影響美國穩健復甦態勢。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世界最大的進口國與消費市場,因此美國經濟的增溫,在2015年新興市場需求趨緩之際,扮演拉抬全球經濟的角色。
全球經濟、油價回穩、貨幣政策、貿易成長、中國經濟、通貨膨脹、就業市場、利率政策、金融風險、國際貿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