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俄烏戰爭兩年後:天然氣全球市場新布局
蔡育儒 (2024/02/09) 《台經月刊第47卷第2期》
2023年上半年歐洲和英國的LNG進口量超過管道天然氣進口量,而歐盟為因應將長期依賴LNG進口,採行措施包含:提高天然氣儲存設施利用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聯合採購天然氣。
前言
2022年2月24日俄烏衝突後,不僅造成全球氣價波動明顯加劇,同時造成各地區間加劇競爭LNG現貨,氣價(歐洲TTF)甚至於2022年8月26日達到98.99美元/mmBtu歷史新高;自進入2023年以來,氣價(歐洲TTF)持續回落,迄12月中已下跌至10~12美元/mmBtu區間,並遠低於俄烏戰爭前(2021年至2022年2月平均價)17.76美元/mmBtu價位,但全球天然氣市場版圖無可避免走向新布局,如歐洲可能將長期依賴LNG進口、美國LNG供給話語權大幅提升、俄羅斯將天然氣出口布局由原本歐洲轉向中國、長期液化天然氣合約量持續增加、其他國家開始建立LNG戰略儲備,以及新興LNG進口國崛起等。本文以下將就目前天然氣全球市場新布局進行分析,並提出可供我國借鏡之啟示。
全球天然氣市場版圖新布局
(一)歐盟將長期依賴LNG進口
自2022年以來,由於俄羅斯快速減少對歐洲之天然氣供應、歐盟提高天然氣庫存目標以維持天然氣供應穩定,以及歐盟2022年5月18日推出的「REPowerEU」,計劃2030年之前將透過節能、能源供應多樣化、再生能源加速推動及擴大投資等四大措施,加速擺脫對俄羅斯化石能源的依賴,歐盟每月進口LNG總量大幅增加。2022年歐盟進口LNG約9,473萬噸,較2021年的5,727萬噸年增65.4%,新增進口中有2/3來自美國,其餘1/3來自卡達、埃及、挪威、俄羅斯等。就歐盟個別國家而言,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和波蘭為主要進口國。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占全球海運LNG進口量的25.3%,遠高於中國的16.9%和日本的16.3%;此外,根據Refinitiv Eikon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歐洲和英國的LNG進口量超過管道天然氣進口量。而歐盟為因應將長期依賴LNG進口,也採行下列措施:
1.提高天然氣儲存設施利用率
歐盟2022年5月提出更嚴謹的天然氣儲存設施目標規定,要求2022年11月1日前歐盟成員天然氣儲存設施利用率需達成80%目標,2023年起在每年11月1日前須達到90%目標。目前27個歐盟成員國中有18個擁有天然氣儲存設施,儲存能力依序為德國、其次是義大利、荷蘭、法國、奧地利和匈牙利,另外,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丹麥、西班牙、克羅埃西亞、波蘭和羅馬尼亞也有些天然氣儲存能力(圖1)。
天然氣市場重組、LNG進口、俄羅斯能源轉向、歐盟能源政策、美國LNG話語權、戰略天然氣儲備、能源供應安全、長期合約、全球供應鏈變化、新興LNG國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