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景氣變數橫生 成長步調溫和——2012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側記
整理∕許芬鈴、攝影∕亢乃欣 (2012/01/05) 《台經月刊第35卷第1期》
春燕到底來不來?各業之間眾說紛紜,即使部會首長出席工商早餐會時信誓旦旦的強調,政府要「築巢引燕」!然而,消費者信心卻跌宕至金融海嘯時期水準,需求持續疲弱,這是否會連帶影響我國在金融海嘯中迅速回升經濟表現?再者,焦頭爛額的歐債危機還在等候及時雨的甘霖,美國政黨竟又以國家債信違約作為武器,互相爭奪選戰籌碼,一時之間「二次衰退」的恐慌甚囂塵上,這到底是場捕風捉影的鬧劇,抑或是兵臨城下的危機?
鑑此,本院於2011年11月8日假福華文教會館前瞻廳,舉行一年一度的「2012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會中主要安排四項重要議題。首先由洪院長德生主講「當前經濟情勢剖析及展望」,針對國內外景氣趨勢與展望提出報告分析;其次由龔副院長明鑫分享「未來10年產業發展展望」,解析新市場、新產業、新地位,以及在地思維的產業展望;再者由景氣預測中心孫副主任明德剖析「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信號」,希冀藉此信號的顯示,掌握我國製造業變化的重要指標;最後則由研六所楊所長家彥提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課題與機會」,闡述中小企業當前主要的問題與優先因應的政策方向。
.貴院指陳2011年第四季,以及2012年第一季為GDP最低之際,其現象是否會影響總統大選?
金融海嘯爆發迄今約莫三年,國際經濟復甦步伐卻仍顛簸不斷,在全球資金流竄氾濫、通貨膨脹及資產泡沫威脅驟升的波折下,未來經濟展望與不確定性的風險,可說是有增無減。而選舉畢竟是一個中性因素,或許短期現象會有所反應,但經濟市場終究會回歸基本面,因此本院30幾年來都維持中性預測,並未將選舉等動盪因素納入預測或報告裡。
.從中小企業回收的問卷裡,是否提到倒閉等問題?它所占的負向因素如失業率等,應如何看待?
「經營環境」是政府等公部門要積極鋪陳的項目,但「經營管理」卻是中小企業本身要戮力達成的目標。這一年多以來動盪的國際環境,均讓中小企業的營運愈顯棘手,尤其身處全球化的洪流裡面,人流、物流、金流的替換皆以疾風迅雷的速度在更迭,迫使中小企業的逐鹿之爭被迫躍上檯面變成全球性的參與。
但對於不善的經營所伴隨而來的失業率,或是原物料價格大幅走升,或是市場供需失衡等因素,都降低了我國的市場信心,特別是失業率和物價的攀升,左右了國人消費的動向與意願。而這些印象更加深政府對於危機管理的處理方式,積極協助彙整相關資訊以應對,諸如APEC的危機管理中心即設在台經院內,由本院專職的研究人員整理回報問題後,再通知各會員國之間參酌。
景氣預測、無薪假、製造業信號、電子產業、台美FTA、內需市場、服務業發展、就業政策、太陽能產能、經濟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