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莊朝榮  (2008/11/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11期》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逐漸展開,加上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急劇惡化,對歐美國家經濟與金融的重創,要遠遠大於其他地區。這次發生在歐美地區的金融風暴,特別像中國這樣一個金融市場開發程度不高的國家,儘管也受到直接或間接的衝擊,但受害程度顯然要小於歐美國家。然而,受到歐、美、日先進國家經濟下滑的影響,在為期五年的加速增長後,2008年中國經濟將稍微放緩。根據主要國際經濟機構預測,2009年中國經濟仍將繼續放緩。

很多專家認為,在美國金融動盪的局勢下,中國雖然不能獨善其身,但是受到的影響不會很大。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陳姍姍(2008)報導指出,由於中國國內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從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管制比較嚴格,中國境內銀行的投資規模並不大,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極為輕微。但間接影響恐怕需要謹慎加以評估,包括(1)出口萎縮導致增長放緩;(2)美元疲軟人民幣匯率升值影響中國國內就業;(3)美元疲軟導致全球初級商品價格上漲推動通貨膨脹;以及(4)中、美利差擴大,導致國際游資威脅金融穩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蘇培科(2008)亦報導指出,若再讓華爾街的這場危機誘發美國的信貸危機和經濟危機,大量依靠美國消費市場維持高增長的中國出口貿易將面臨嚴峻挑戰。另外,由於中國股市的暴跌,使得中國居民的投資信心和消費信心嚴重受挫,從而啟動內需的計畫已難上加難。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1~9月較上年同期成長25.2%,其中出口成長22.3%,進口成長29.0%,貿易出超僅較上年同期減少2.7%。金融危機雖然引發先進國家的經濟成長趨緩,但對2008年中國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的影響。主要原因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地區是在亞洲,2008年1~7月中國對亞洲的出口比例占46.9%,對歐洲出口比例占24.0%,對美國出口比例占17.5%。不過,自2008年9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受到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破產影響,引爆更嚴重的金融危機,會不會導致第四季全球經濟下滑,進而打擊中國的出口,似乎不無可能。

至於美國政府通過7,000億美元的紓困案,預期將使美國財政赤字更加惡化,美元走貶的可能性很高。如果美元走貶促使人民幣升值,將進一步衝擊中國的出口和就業。不過,2008年7、8月時,中國央行擔心中國出口受到先進國家經濟成長趨緩的影響,已將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大為減緩甚至貶值。加上最近爆發的金融危機,恐怕加深先進國家經濟的趨緩,預期中國央行會繼續觀察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在短期內先行穩定人民幣的走勢。

在美元疲軟導致全球初級商品價格上漲推動通貨膨脹方面,因為全球經濟走緩,需求增長趨緩,對全球初級商品價格上漲推升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高。在中、美利差擴大導致國際游資威脅金融穩定方面,美國為減緩金融危機對其經濟的衝擊,至今一再調降聯邦基金利率,然而,中國為抑制通膨升高一再調升利率,以致中、美利差擴大,導致國際游資流入中國,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最近全球經濟急轉直下,中國已在2008年9月調降利率,預期在短期內中國政府為維持其經濟增長的速度,再調降利率的可能性增高。因此,中、美利差擴大的可能性已經降低。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投資一直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之一。由於擔心對房地產市場的過熱,政府已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限制對開發商和購房者的貸款,旨在限制投機範圍和避免泡沫。至2008年8月,70個大城市的房價上漲了5.3%,不過較年初時的11%有所下降,房地產銷售額和在建房屋面積亦均有所下降。英國金融時報作家Dyer, Geoff(2008)指出,大多數經濟學家也認為,中國發生大規模拖欠抵押貸款的機率比許多國家都要低,因為中國購房者以儲蓄支付的比例相對較高。如果房產市場在未來一年真的遭遇重挫,銀行業將會受到牽連。最嚴重的情況是房地產業的問題,將引發民間部門投資的崩盤。

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出口萎縮人民幣升值全球經濟內需增長通脹外匯存底股市暴跌金融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