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電價合理化調整面面觀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電價合理化調整面面觀

張 睿 ‧ 張淑玲  (2005/08/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8期》

能源價格大漲,帶動發電成本增加

如何將電價做合理的調整,在台灣是一個討論許久的話題。在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時,政府為因應當時能源價格的驟升,對電價漲幅調整各別79%94%,其後因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下跌,也陸續地調降電價,但基於節約能源及財政收入的考量,其調降幅度並沒有很多,但是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家而言,我國電價算是平穩且低廉(12)。

 

1  歷年電價趨勢圖(一)

 

2  歷年電價走勢圖(二)

 

雖然在能源價格平穩時期,台電公司能有相當盈餘,但2002年年中以來,國際間原油、燃煤及天然氣能源價格大漲,發電成本增加,身為國營事業的台電公司營運壓力自然加重許多,前年台電公司獲利尚300多億,但去年劇降到只82億,而今年預估將有虧損情形出現。此外,我國電價維持相對偏低的情況,使推行節約能源的工作顯得困難重重,而民眾也較無意識要有效節約用電或其他能源,不但造成無謂的浪費,也降低能源使用效率。尤其是在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提升能源效率與推廣節能措施,就成世界先進國家為推動溫室氣體減量之重要方針。因此為使我國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及節約能源上能夠發揮成效,電價水準及結構之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

 

我國電業現況

(一)電力成本結構

從台電公司發電系統來看,目前全台灣發電總裝置容量(334,604MW,其中水力占比7%,核能占比15%,再生能源占比6%,燃煤、燃氣、燃油加起來總共占我國裝置容量72%(裝置容量顯示的是系統中所有發電廠裝置容量之和),同時以發購電量結構來看,水力發電僅占總發電量2%,核21%,燃44%,燃19%,燃4%,再生能3%,另7%為汽電共生業者所提供,因此我國電力主要來源除核能發電之外,仍然以煤炭、天然氣、燃料油等化石燃料並且高度依賴進口,再加上這些化石燃料具有部分可替代,以及價格連動性的特徵,因此一旦國際油價上漲,天然氣與煤炭價格也將會跟著上揚。

電價合理化能源價格燃料成本節約能源國際能源市場再生能源燃料調整機制電力結構價格授權機制電業效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