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全球經濟穩定擴張——主要國家暨國內景氣回顧與前瞻
資服處 (2006/01/05) 《台經月刊第29卷第1期》
從近來國際經貿組織與經濟預測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World Bank)、環球透視預測機構(GII)、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以及聯合國(UN)等,均認為在全球工業生產與貿易降溫、物價上漲隱憂、利率回升,以及第四季油價走勢對未來全球經濟仍造成潛在威脅等影響之下,估計2005年全球經濟成長約為3.2%。展望2006年,多數預測機構預期全球經濟仍將維持穩定擴張之趨勢。在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下,本院估計2005年我國全年經濟成長率約3.51%。展望2006年,預期在世界貿易成長腳步加快的情況下,我國2006年全年GDP成長率可望達到3.96%。以下進一步就2005年主要國家及國內總體經濟發展作一回顧,並展望2006年國內外總體經濟情勢。
2005年經濟回顧
綜觀全球經濟,受到市場供需失衡、氣候異常、人為投機炒作以及國際政治不確定因素等影響,原本已經回穩的油價於年初再度飆漲,對歐、美、日等主要國家經濟造成傷害。2004年世界經濟在全球貿易快速擴張的帶動下,有著近十年來的最佳表現,但2005年全球經濟成長在上述的負面因素影響下預估約3.2%左右,較2004年經濟成長率減少近乎2個百分點(見表1)。
表1 世界各主要預測機構對經濟成長率之預測
(一)美國經濟
各主要經濟體之表現,美國2005年的上半年的經濟,基本上延續2003與2004年的成長,第一季與第二季都有不錯的表現。美國獨立企業聯盟(NFIB)於2005年年初表示,美國小型企業樂觀指數高達103.7,國內經濟前景看好、促進就業機制順利啟動。然而這一波成長趨勢並未延申至第三季,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所做的調查,2005年7月前消費者信心指數雖有小幅度的上下波動,但大致上持續2004年的信心水準,但7月之後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則一路下滑,第三季因為Katrina颶風嚴重的打擊美國家計部門的信心,指數下滑至76.9%。
在風災的摧殘、能源價格高漲的壓力、減稅法案到期失效、美國聯準會(Fed)持續穩定的升息循環,加上進口高於出口的增幅,2005年的總體經濟表現不如2004年。根據EIU資料,2004年美國實質GDP成長率為4.2%,EIU估算美國2005年GDP成長率為3.5%,較2004年下滑了0.7個百分點。IMF與OECD對2005年美國的實質GDP成長率預測略高,約為3.6%。
全球經濟、穩定擴張、經濟成長率、主要國家、景氣回顧、經濟展望、國際預測機構、油價走勢、世界貿易成長、國內經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