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施建生專欄】薩繆森學術生涯的奠基時期(下)

 

台經月刊

 

【施建生專欄】薩繆森學術生涯的奠基時期(下)

施建生  (2011/06/08)    《台經月刊第34卷第6期》

三、哈佛大學時期

芝加哥大學既然不能繼續讀下去,那麼今後究竟要到何處去深造呢?到國外嗎?他不願,這樣就只有在國內尋找。那時與芝加哥聲譽相近的只有哥倫比亞大學與哈佛大學兩校。他大多數的師長與同學都勸他進哥倫比亞,其中最有說服性的理由是,如果不到哥倫比亞,就不能向當時名師郝泰(Harold Hotelling)學習現代統計學。但他最後還是決定進哈佛,主要的理由有二:第一、他的老師閔滋說哈佛的威廉慕(John H. Williams)是一位很好的教授。同時,他看過秦伯(Edward Chamberlin)著的「壟斷性競爭的理論(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覺得很不錯。第二、他最後是取決於非學術性的理由,他說:「我要去看那校園內綠油油的長春藤。」「幸運之神陪伴著我,哈佛正是未來六年最好的居留地。」(前P. A. Samuelson, Memoir, PAS, vol. IV, p.888

「哈佛的經濟學系,正經過一段休耕時期的沈睡而甦醒過來。新的歐洲的血液熊彼(Schumpeter)、李昂節(Leontief)、哈勃(Habeler)加上就要來美國凱恩(Hansen),正開始使哈佛成為高級經濟研究的聖地,而也許與數理經濟學的著述最有直接關係的著名數學家威爾(E. B. Wilson)也在哈佛。(P. A. Samuelson, How Foundations Came to B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Sept. 1998, p.1376)「這樣就將我湧上現代經濟學正在興起的三股巨浪的源頭。這三股巨浪就是凱恩斯革命、壟斷性或不完全競爭革命,以及運用數學與計量經濟學的方法,使經濟現實的分析,能獲得明確理解的革命。」(前Samuelson, Memoir, PAS, p.890)換言之,這正是哈佛經濟學的黃金時代。「對於一個有分析能力,能夠洞察數學是研究經濟學的一把利劍的人,經濟學正是他1935年後可以用武的園地。」(同上注書文p.886

寫到這裡必須說明的是,薩繆森當初是以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的獎學金而來到哈佛1937年該項獎學金即將期滿。這時他就被該校的「研究人員勵進社(Society of Fellows)聘為初級研究員。該社是曾任1933年的校長羅威(Abbott Lawrence Lowell)為改進美國各校平庸的博士學位制度而創設的,給每位研究員優裕的獎助金,各人都可選修自己最有興趣之學科,但不得在三年內撰寫博士論文。該會成員都是學術造詣優異的學人,過去從沒有一位經濟學家被選入,所以這對薩繆森是一項極大的榮譽。

而關於上述的三股巨浪,薩繆森對於壟斷性競爭的理論只是加深其研究而已,沒有多大的貢獻,對於另兩股巨浪則貢獻良多,現可略加敘述。先論凱恩斯革命,當凱氏1936年發表其「一般理論」時,是薩繆森到哈佛的第二年,韓森教授準備根據美國情況對之加以詮釋。薩氏將之精讀以後,認為他有能力瞭解,可對其要義有所領悟而加以發揮。他說:「我總認為作為一位經濟學家能1936年前誕生,並曾接受過古典經濟學澈底的訓練,是一種無價的利益。要現代學生體識凱恩斯革命對於我們這一群在傳統中長大的人所發生的全部影響,是相當不可能的一位經濟學家能1936年以前誕生是一種恩賜,但不能太久以前。(P. A. Samuelson, The General Theory, PAS, vol. II, p.1517)兩年後他在韓森教授協助下,寫出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ultiplier Analysis and the Principle of Acceleration,這是他第一篇有關總體理論的論文,被視為對凱恩斯思想的重要貢獻。

其次,談到他對數理經濟學的貢獻,則須說明當時哈佛對於這門課程的講述情形。當時只有兩門一學期的這方面的課:一為李昂節夫為大學本科生所開的,另一為威爾森為研究生所開的。威爾森是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他是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偉大熱力學(Thermodynamicist)吉伯(Willard Gibbs)的唯一弟子,是一位數學家、數理物理學家、數理統計學家,一位在許多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各部門都有第一流著作的博學家。薩繆森說:「我也許是他唯一的門徒:1935~1936年間,卜格(Abram Bergson)、艾利山(Sidney Alexander)、熊彼德與我是唯一的學生,我們的年齡21195220。」(前Samuelson, How Foundations Came to b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Sept. 1998, p.1376)。

薩繆森哈佛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凱恩斯革命壟斷競爭韓森熊彼德李昂節夫經濟分析的基礎麻省理工學院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