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紡織產業面對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嚴峻考驗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紡織產業面對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嚴峻考驗

陳雯雅  (2008/11/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11期》

經營環境日漸嚴苛

我國紡織產業目前面臨嚴厲的全球性產業競爭考驗,不僅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客戶要求愈趨彈性多變,交貨期間亦愈縮短;而原物料來源與全球化製造互相整合結果,使得供應鏈拉長,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產銷活動。

面對新興紡織工業國家(如中國)興起,以及日本、美國和南韓等國之激烈競爭,我國紡織產業之經營環境已日漸嚴苛;如今又面臨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直接壓縮業者獲利空間。因此如何在微利時代中出類拔萃,於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制勝而出,已成為本業重要課題。本文將先介紹紡織產業特色與概況,並進行紡織產業SWOT分析,最後面對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問題提出因應對策,期能提供業界自我調整與經營方向。

 

紡織產業特色與概況

紡織產業發展已有悠久歷史,是國內主要創匯來源,由上游原料供應至中、下游之加工及製造早已自成一完整供應鏈體系;並以中小企業為主,屬勞力密集型之傳統產業。若依製程別從上而下分類,包含纖維、紡紗、織布、染整、成衣及服飾等業別。關於本業範圍領域請參見表1。


1  紡織產業範圍領域  

 

我國紡織產業特色包括:

(一)上、中、下游結構完整,主要以外銷為導向

本業整體供應鏈若簡單劃分,可分為:上游(纖維、紗類)、中游(布類)、下游(成衣)類(參見圖1)。在過去60年來,本業上、中、下游廠商結構完整,累積出最完整的加工體系,並且主要以外銷為導向,化纖產品、成品布、成衣皆為出口大宗;多年來一直是創造外匯金額主力產業,以及照顧社會安定就業之貢獻力量來源(表2)。

 

1  紡織產業供應鏈

 

2  我國紡織產業發展歷程  

 

(二)生產基地分散世界各地

過去配額制度實施期間(1961~2004),紡織產業業者必須藉由全球布局,以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常將生產活動往未受配額限制之區域移動,貼近供貨市場就近設置生產工廠。因此配額制度之設立,長期以來深深影響紡織產業的運作生態,目前我國廠商之海外生產據點廣布於東南亞與中南美洲各地。

(三)生產營運模式彈性運用

在微利時代下,本業因生產分散且逐漸演進為全球性產業之際,致使研發與接單在台灣、兩岸三地製造與全球快速交貨之生產模式態勢底定。

(四)目前處於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階段

面對新興國家的激烈競爭,近年來我國紡織產業除在海外各地建立生產與出口基地,更成為買方與品牌商主要接洽合作的OEM甚至ODM廠商,將從前純粹代工角色,轉型升級為面對買方、品牌商與低工資生產國家的中介通路商。

紡織產業原物料上漲競爭挑戰品牌建設技術研發垂直整合功能性產品節能減碳全球運籌產業升級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