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社論】加快法規調適腳步助力中小及新創企業資金融通

 

台經月刊

 

【社論】加快法規調適腳步助力中小及新創企業資金融通

台經院  (2023/07/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7期》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自1991年政府公布《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後,迄今已30餘載。在這段期間,《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透過「融資與保證」、「經營管理、市場與產品之開發」、「稅捐之減免」、「公共採購或公共工程之配合發展」等與資金融通及企業財務面向有關之法規,讓中小企業在相關資源取得上更為多元與便利,也成功改善經營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健全發展。
 

只是,隨著時代變遷,相關法規調適似乎未與時俱進,連帶也可能影響到未來超過百萬家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特別是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大,包括創新創業崛起、淨零碳排國際趨勢、疫後企業數位及傳承轉型等,都是不容輕忽的巨大挑戰。而作為中小企業最強後盾、也是主要經營環境塑造者的政府,站在協助中小企業發展的角度,恐怕更是責無旁貸、不能等閒視之。
 

首先,就創新創業這一塊而言,過去法規定義及文字敘述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並未特別區分或納入新創企業。但根據《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2022),成立未滿五年的中小企業,約占整體中小企業比重三成,而這類企業往往被歸類為新創企業。例如經濟部訂定「具創新能力之新創事業認定原則」,該原則所稱之「新創事業」,除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外,亦限定設立未滿五年之條件。此外,新創企業所需政府資源與一般中小企業不同,其需要協助關鍵時期主要落在創立早期階段。因此,就立法精神來說,實有必要額外將新創事業納入或區隔出來,置入《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未來的修法之中,方能有效促進中小及新創企業發展。
 

其次,為因應氣候變遷及避免全球暖化加劇,當前全球都積極投入淨零碳排活動,藉此抑制溫室氣體排放。比如2023年預計開始試行、2027年正式實施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或是美國準備從2024年啟動的「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都會影響未來中小及新創企業的生產與交易成本。而中小及新創企業在人力、經費、資訊與資源都相對有限的前提下,如何使其在淨零碳排過程中能適時取得政府協助,恐怕也是未來法規調適不能忽略之處。
 

再者,新冠疫情讓「遠距」、「零接觸」、「線上服務」等模式融入大眾日常生活,提高各類生產活動對數位化的要求,也突顯中小及新創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性。然而,《中小企業白皮書》調查數字指出,因為數位能力提升所需成本高昂,且成效並非短期可見,因此疫情影響企業進行改變的經營面向中,選擇直接投入「企業數位化能力」策略的比例偏少,中小型服務業及製造業分別為10.3%與7.4%。這或許也意味著,政府想要加速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法規調適部分可能也要多加著墨。
 

另外,傳承轉型是企業生命週期一環,也是一個涉及創新轉型、傳承接班、企業併購等多種營運規劃的階段。《中小企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雇主年齡普遍在50歲以上,比重超過一半,實際數字則是從2016年53%增加至2020年55%,代表我國中小企業對於傳承的潛在需求日益提高。因此政府若想推動中小企業傳承轉型,未來勢必得加快法規調適,提供更多稅賦誘因與相關財務資源。
 

綜上所述,儘管檯面上中小及新創企業可利用政府資源、努力調適來因應多變環境,並藉此強化自身競爭力,但在這個過程,無形中也會拉高中小及新創企業營運方面的財務壓力。因此,奠基於過去《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給予中小企業的幫助,未來若能適當調整財務融通的相關法令規範,勢必能加速推動中小及新創企業升級轉型與健全發展。也就是說,透過增修《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之財務融通法令,絕對能給予中小及新創企業適時支援。
 

不過,必須提醒的是,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因為營運項目或營運規劃的不同,所需要的財務資源與措施也會跟著不同。在早期階段方面,企業處於創建的狀態,產品與市場都仍有待開發,因此剛開始可能更需要投資這類的直接金融資源;但在營運一段時間後,金融機構可能已有足夠企業營運基礎數據可供進行風險評估,則間接金融與保證措施資源就能隨之跟上。
 

而當企業進入成長或擴充階段,此時是屬於產品規模化與標準化的時期,除了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資源之外,在與供應鏈上的商家合作狀態下,資金延付問題可能也是影響企業營運資金是否穩定的因素。最後進入到成熟或轉型階段,企業可能得開始思考如何多角化經營並拓展營運觸角,其會涉及轉型、傳承、併購等各個層面,這時上面提及的各種財務資源與措施,如直接金融、間接金融、保證、資金延付等,恐怕都是企業得面臨的重要財務問題。在此前提下,法規調適可能也要因時因地而制宜,方能符合中小及新創企業需求。
 

總括而言,法令制定應與時俱進,無論是法令制定後的使用族群改變,或是有新族群加入,都應該適時調整原有法條內容。特別是面對各個成長階段的中小及新創企業,適時提供成長所需財務資源與措施,更是未來《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在法規調適內容上可以著力的。隨著中小及新創企業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如何透過法規調適,為中小及新創企業打造一個具備公平與韌性的資金融通環境,相信是主政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中小企業新創事業法規調適融資與保證數位轉型淨零碳排傳承轉型稅賦誘因財務資源企業升級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