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東南亞各國政府如何協助企業及社會渡過疫情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東南亞各國政府如何協助企業及社會渡過疫情

邱忠岳  (2020/11/06)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1期》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衝擊;依據World Bank於2020年7月所揭露的預測資料(附圖),2020年全年東南亞地區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都大幅下滑,例如:泰國-5%、馬來西亞-3.1%、菲律賓-1.9、柬埔寨-1%、印尼0%、緬甸1.5%、越南2.8%,以及新冠病毒肺炎起源地中國經濟成長率放緩至至1%。除疫情本身影響外,各國防堵疫情蔓延的做法,也影響經濟活動的進行。

 

附圖   中國及東南亞主要國GDP走勢

 

東南亞中的許多經濟體,如:柬埔寨、泰國、菲律賓和太平洋國家,高度依賴旅遊業作為國家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此外該地區同為對貿易和投資高度開放的市場,進出口貿易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使東南亞地區國家極易受到邊境管制、供應鏈中斷與旅遊業低迷的衝擊。

然而隨著時間經過,疫情最終仍將趨緩,政府在疫情之中與疫情高峰過後都持續提出許多防疫及刺激措施,希望藉由對應的政策協助產業與人民渡過危機。據此,本文將藉由對2020年年初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較深的東南亞國家,如:泰國以及馬來西亞,並納入受影響相對低的越南作為參照;在經濟活動管制、財政、貨幣措施以及其他降低私營部門衝擊與負擔的做法進行整理。透過爬梳這些國家應對疫情的做法,協助我國想往東南亞發展的企業能掌握這些重點國家當前的概況,並供政府及有關單位作為擬定未來合作與發展策略參考。
 

經濟活動管制措施

(一)泰國

根據2020年3月26日宣布的緊急狀態,泰國政府命令將容易傳播COVID-19的地點,如曼谷及其附近,包括:酒吧、水療中心、健身中心、美容院,其他地方例如:餐館、市場和購物中心,則全部或部分關閉。

4月30日政府宣布放寬部分限制措施,允許六類型的企業從5月3日起恢復活動,包括:(1)餐廳;(2)市場;(3)超市或雜貨店的用餐區域;(4)公園和戶外運動場所;(5)美髮沙龍;(6)寵物美容服務。這些企業必須遵守社交距離的規則,並採取預防措施,包括在入口處進行健康和體溫檢查,使用洗手液和戴口罩。

5月17日第二階段放鬆管制生效,允許更多企業恢復活動,包括:購物中心、飯店、老年人日間照護之家、會議室和會議中心、美容和保健沙龍、健身中心等。公眾區域如:游泳池、公園和圖書館,最多可容納50名使用者。電影院、遊樂園、拳擊場和體育館保持關閉。

6月1日政府推出了第三階段的鬆綁措施,允許重新開放劇院、電影院、按摩沙龍、動物園、拳擊館和體育館等多項活動。

6月15日鎖定放鬆的第四階段開始生效,除酒吧、卡拉OK商店和娛樂場所外,大多數經濟活動都允許恢復營業。

6月29日實行了第五階段的鎖定放鬆,允許酒吧、卡拉OK商店和娛樂場所營業,但須搭配嚴格的衛生措施。

疫情應對財政措施貨幣政策企業補助數位化轉型製造業中心遠距醫療經濟復甦政策啟示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