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溫室氣體對國際核能發展之影響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溫室氣體對國際核能發展之影響

周秋萍  (2007/08/06)    《台經月刊第30卷第8期》

在發電燃料種類中備受爭議的核能發電,因為核能安全、核廢料處理與核能電廠除役問題,使得過去十幾年來世界各國對核能電廠興建多數持保留態度;但近年來由於導致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使得核能發電議題的寂靜,又再度被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究其因乃是無碳的核能發電,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發電CO2排放,因此各國在效力於溫室氣體的排放減量之際,對原有核能政策又再次重新評估與調整。因此,我國在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政策措施中,對核能發電的敏感議題,或許有再進行重新檢視之必要。

本文先對主要工業國家:英國、德國、美國與日本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及對策進行闡述,再針對該四國近期對核能政策發展加以敘述,最後說明這些國家在考量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對核能發展的重新評估,俾以為我國研擬溫室氣體減量政策之參考。

 

主要國家對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及對策

為因應地球暖化現象,世界各國無不致力於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之政策措施,以下就英國、德國、美國與日本等四個國家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做一概述。

(一)英國

1997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中所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中,規範歐2008~2012年整體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必須1990年水準8%,但1998年歐盟環境部長會議所達成「共同承擔協議」中,英CO2排放量需減12.5%。而英國政府並將自我挑戰目標設立2010年之前,199020%減量水準。英國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政策有課徵氣候變遷(CCL)、開徵燃料稅、環境科技最佳執行方案與自願性減量協(VA)等執行政策。

(二)德國

德國永續發展委員會提出永續發展目標,訂定提高每年能源效率目3%,以1990~2020年間能達到降40%CO2排放量的目標,同時2010年將全面廢止煤炭補貼措施,並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與逐年除役核能電廠。德國對因應溫室氣體減量之重要政策有:永續政策、國家氣候保護計(NCPP)與開徵二氧化碳稅等。

(三)美國

美國針對「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依序199419972001年提出國家通訊,並1998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依其要求需2008~ 2012年間溫室氣體排放7%1990年為基準)。美國在因應溫室氣體政策之重要措施有:國家能源政策的公布、能源政策法案、全國工業競爭力計(NICE3)、未來工業計畫、自願性減量計畫與美國氣候行動報告等。

(四)日本

日本有關氣候變遷議題是由環境省與經產省共同主導,並由產官學研等單位積極投入參與。而「京都議定書」要求日本2012年前溫室氣體排放得減6%1990年為基準)。依據環境省統計指出,由於東京電力公司接連發生隱瞞核能電廠意外事件,嚴重影響民眾對核能安全之信心,多處核能電廠停機改用火力電廠發電,以2003年度日本國內排放量(較上年度增0.4%1990年增8%,已大幅落後議定書目標(減6%)。日本為因應溫室氣體減量而執行的政策有:新設置能源控制、能源查核、金融/財政補助措施與興建核能電廠等執行政策。

溫室氣體核能發電國際核能政策減碳目標核廢料處理核反應爐安全德國廢核英國核能保守美國核能支持日本核能技術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