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韓國科技政策於APEC輸出之經驗
黃琬婷 (2014/08/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8期》
科技政策攸關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至巨。2014年4月由我國科技業大老發起的「創新創業論壇」回顧了1970年代,我國以發展資訊電子產業為主軸是正確的產業發展政策,也打造成我國推動一個世代經濟成長的引擎。然而時至今日,我國科技產業卻面臨發展瓶頸,主因是科技政策無法快速有效彰顯使然。
韓國ART計畫執行者之移轉
韓國主導之APE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ART) Program自1998年即為APEC工業科技工作小組(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ISTWG)之年度重點活動。近年來計畫執行單位由韓國科學技術規劃評價院(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KISTEP)轉為韓國科技政策研究院(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stitute, STEPI)後,使開始系統化地將其科技政策輸出至亞太地區,除了運用APEC平台輸出成果之外,更積極透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及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等其他國際組織共同研究計畫布局全球,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更是日漸加深。
ART特色方法論
STEPI及其轄下全球科技政策研究處,為韓國總理辦公室下「國家經濟、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for Economic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RCS)所督導之科技政策研究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地區性議題(如基礎建設、產業創新政策、國家科學政策等)以及全球層級議題(如全球科技政策研究及區域科技政策研究之合作等)。該院下設四個處(公共基礎研究處、創新政策研究處、工業創新研究處及全球政策研究處)、三個部門(科技政策資訊部、策略計畫部及行政部)及三個中心(S&T人力資源政策研究中心、前瞻策略中心以及全球創新合作研究中心)。
其中,負責全球科技政策研究及相關合作計畫的全球政策研究處(Division for Global Policy Research)近年來主導ART Program,計畫操盤者Dr. Jeong Hyop Lee領導三人團隊,系統化地整合及運用現有資源,以韓國經驗作為藥引,吸引發展中國家參與共同研究計畫,並透過其策略模擬及3C/3A的研究方法論,將STEPI打造成國際化的全球科技政策研究品牌。
(一)深入淺出的3C/3A方法論
韓國憑藉著過去20年來所創造的經濟奇蹟以及驚人的科技研發成就,成為發展中國家制定科技政策時群起效尤的對象,而韓國亦順水推舟地透過ODA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系統大舉輸出其科技產業政策。但近年來STEPI從各項研究中發現,發展中國家一味地模仿韓國模式,而不考量其國家體系與結構是否適合,往往將導致政策的失敗。於是Dr. Lee建立另一套ODA模型及3C/3A(Componentization, Contextualization, Conceptualization, Articulation of Action-oriented, Actor-Based policies,附圖)方法論來提升發展中國家科技戰略布署與執行效率。
韓國科技政策、科技外交、APEC合作、OECD、3C/3A方法論、產業發展戰略、東協科技鏈結、科技創新合作、國際影響力、政策輸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