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台灣中草藥廠商現況調查分析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台灣中草藥廠商現況調查分析

黃奕儒  (2009/03/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3期》

國內中草藥廠商個案分析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於2008年就我國中草藥產業所做之調查研究,並針對所有中草藥相關之回卷廠商所綜合彙整之廠商資訊(附表),在討論廠商個案分析之前,以下問題需先行說明。

 

三大分類窺探中草藥產業全貌

由於中草藥的應用範圍甚廣,目前對於中草藥的產業範疇並無統一的標準。若以我國對中草藥產業的定義來看, 依照經濟部「中草藥產業發展資訊網」對中草藥產業範疇之定位,中草藥產業範疇包括:(1)傳統方劑,包括中藥製劑、濃縮中藥製劑及具新療效與新使用途徑之中藥方劑;(2)非傳統方劑;(3)植物抽取物(混合物)等,然在此定義之下,已將中草藥產業侷限於產品用途為藥用之產品。而若從廣義來看,我國中草藥廠商可大致分為三類:(1)生產中草藥製劑的GMP藥廠;(2)以研發中草藥新藥為主的生技公司;(3)以中草藥為生產原料之其他應用廠商,主要的應用範圍包括保健食品、化妝品等。雖然在多元化生產策略之下,中草藥廠商可能同時進行不同的生產應用,導致廠商在分類上會產生重疊的現象,如生產中草藥製劑之GMP藥廠,可能同時進行中草藥新藥研發,甚至生產中草藥保健食品,但此一分類仍應有助於對中草藥產業全貌之初窺。
 

附表  2008年台灣中草藥廠商現況調查  


多數廠商被認定為中小企業

在廣義的產業範疇定義之下,根據本中心之調查統計顯示,若依據經濟部之中小企業認定標準之規定,就員工數來看,有約89%的廠商可以被認定為中小企業,顯見在目前的中草藥產業結構中,除了幾家上市櫃公司及主要中藥製劑廠商之外,大多數廠商仍屬於中小企業。在廠商創新模式部分,目前中草藥廠商投入創新的比例相當高,在回卷廠商中,有70%上的廠商本身都有從事研發創新,而研發經費占資本額的比例更高達10.6%,顯見研發創新在目前中草藥產業中的重要性。以技術授權與技術入股來看,有32%的廠商目前有技術入股,而有高達63%的廠商有支付技術授權。技術入股代表的是創始股東本身的技術投入,而技術授權則是廠商使用外來技術的情況。高比例的技術授權,除了顯示出廠商與技術來源的高度合作之外,也顯現出目前政府對中草藥產業之產學合作或是政府技術移轉的努力。

 

政府積極培育人才養成

在廠商研發活動與技術取得的主要方式中,廠商自行研發的比例高達75%,而與國內研究機構或大學進行研發合作的比例更高達80%,由此也可看出國內研究機構或大學對中草藥廠商在創新方面的重要性。另外政府主導之研究計畫或補助計畫之占比也超過60%,其中又以政府補助之研發計畫較為重要。而在中草藥產業中,同業間的技術合作或上下游間的垂直合作並不多,同時也較少有國外技術合作的案例。研發人員之來源仍是以國內人才為主,主要則為在國內公開招募新人,以及從國內學術研究機構邀聘專家,分別為78%及53%,但同業間的流動較少。而研發人員的培訓,則是以公司內部自行培訓與補助參加政府相關培訓課程為主,分別為69%及71%,由此也可看出政府對中草藥產業之人才培養上,確實有達到實際的效果。

中草藥產業研發創新政府支持產學合作資金取得行銷管道技術授權人才培養國際市場法規挑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