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院長觀點】啟動南向政策尋找台灣經濟新藍海

 

台經月刊

 

【院長觀點】啟動南向政策尋找台灣經濟新藍海

林建甫(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2015/11/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1期》

2015年,國際經濟及金融情勢充斥著詭譎多變的氣氛。原油價格從2014年年中一路崩跌,到2015年8月底已經跌破一桶40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報價)。持續下探的走勢彷彿深不見底,不知何處是底部。油價的巨幅下挫,原本預期可為全球復甦緩慢的景氣,帶來一股正面的激勵動能(油價紅利),藉由低油價帶動財富效果、壓低進口物價、刺激經濟成長。不過這些預期紅利卻似乎出現遞延效果,遲遲未見發酵。

除了油價之外,美國聯準會(Fed)自2014年釋出升息訊息後,引發國際資金快速回流美國的疑慮。新興市場資金快速撤出下,也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然而,連續幾次的FOMC會議,最後決議都是維持利率走勢不變,無形中加大未來升息的不可預期性,也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

而2015年8月中旬,人民銀行調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讓人民幣匯率一夕間劇貶接近2%的舉動,加深各界對中國經濟下行的質疑,也引起新興市場貨幣競相貶值的疑慮。雖然隨著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宣示、周小川在G20財長會議的談話、以及習近平在歐習會期間的喊話,堅稱人民幣沒有長期貶值的基礎,也明示中國不會啟動貨幣貶值大戰,讓人民幣逐漸止跌回升。但人民幣重貶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傷害已經造成,持續重挫的全球股市在眾多陰霾下,始終無法回到人行調整人民幣匯價前的水準。

面對波瀾四起的國際經濟與金融局勢,對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而言,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2015年8月出口年增率為-14.8%,除已連續七個月呈現負成長外,更創下自2009年10月以來的新低紀錄。經濟成長率也一再下修,2015年第二季數值,原本7月底的概估數為0.64%,但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8月中旬發布的初步統計值又再度下修至0.52%,全年預估值則僅剩1.56%,保1已是岌岌可危。

外需不振,內需表現也沒多好。民間消費及投資欲振乏力,在油價紅利遞延且實質需求大幅萎縮下,第二季民間消費連鎖實質成長率僅剩2.85%,民間投資連鎖實質成長率更是大幅降至0.38%。看見這樣的慘況,央行總裁彭淮南在2015年9月底的央行理監事會議後,決定降息半碼(0.125%),刺激經濟。不過,這樣的舉動,安慰意義大於實質效果。畢竟從央行貨幣政策的作用來看,無論是在「價的引導」或「量的調整」方面,都無法達到目標。更不用說,台灣消費及投資的利率彈性早已小到不行,貨幣政策幾乎無法對消費及投資帶來任何實質效果,也遑論刺激景氣了。

新平庸時代南向政策人口紅利東南亞成長出口困境油價下跌中國減速國際資金波動台灣經濟轉型新興市場機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