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從我國首次通傳統計調查結果探討數位經濟發展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我國首次通傳統計調查結果探討數位經濟發展

白卿芬、王怡惠  (2018/12/06)    《台經月刊第41卷第12期》

資通訊科技發展迅速,帶動整體數位經濟,在匯流趨勢下,通訊傳播產業攸關國家經濟與發展,特別是消費者在通訊傳播市場之使用行為,除與整體通傳產業之商業經營、科技發展息息相關外,並已逐漸擴展與深化影響眾多其他產業。

目前在世界許多主要先進國家,已透過長期追蹤調查消費者在通訊市場之消費行為,固定彙搜並累積相關資訊,其主要目的一為可作為國家整體統計之部分,二來可藉由媒體消費行為提供,讓業界擁有參考資訊,舉凡如英國通訊傳播主管機關Ofcom、日本總務省、韓國KCC與新加坡IMDA,均已行之有年,而上述國家之統計資訊,亦廣泛為世界所參考使用。

我國通訊傳播委員會亦於2017年起(附注),在參酌英國Ofcom相關調查問卷、並根據我國國情予以調整後,進行首次之通傳產業調查。該調查係以消費者層面切入,深度探討通訊市場、廣電與匯流發展、寬頻使用等現況,本文擬以2017年度調查結果為據,針對數位經濟議題進行探討,期能以研究成果來作為發展我國數位經濟之基礎。

 

通訊面現況分析 

(一)市內電話需求降低

根據通訊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民眾家戶電話使用,主要為同時使用市內電話與行動電話,其比例達79%。而家中僅使用行動電話比例占17.7%,高於僅使用市內電話的2.2% (N=1,131)。家中無安裝市內電話者,未來12個月內,可能或一定會安裝市內電話比例11.6%,遠低於不可能或不會安裝市內電話比例82.7% (N=201)。

值得注意的是,不打算安裝市內電話之因,係以行動電話取代占63.7%最高,其次為不需要市內電話占25.3%、不方便/幾乎不會在家使用占12.9%(N=167,複選)。該結果除顯示我國民眾對行動電話的仰賴程度,並反應在通訊市場之消長,市內電話的重要性在我國民眾生活中,已逐漸降低。

(二)智慧型手機普及率超過九成

前述行動電話重要性與仰賴度,逐漸提升之同時,當進一步檢視行動電話之使用情形可發現,民眾智慧型手機使用比例達93.5%,遠高於非智慧型手機的5.8% (N=1,093)。若續依性別區分,男性(95.4%)略高於女性(91.5%);若依年齡層區分,各年齡層皆以有使用智慧型手機比例最高,除55歲以上(83.7%)外,其餘比例皆高於九成;其中又以25~34歲(100%)最高(表1)。

 

表1  智慧型手機使用情形―按年齡層、婚姻狀況

 

普遍而言,我國民眾人手一機現象相當明顯,如何利用行動電話普及、開發加值服務,是擴大我國數位經濟相當重要之議題。

(三)行動寬頻上網備受歡迎

我國使用智慧型手機民眾,在家以外最常使用的行動上網服務以行動寬頻為主。在4G服務推出後,用戶數快速成長亦反應4G服務(86.5%)的高比例;3G服務僅占7%,店家或政府提供之免費Wifi服務、PWLAN等則皆低於3% (N=982)。民眾最常使用手機(智慧型手機)的連網地點以家中(46.5%)最高,其次為工作地點(27.2%);乘坐交通工具或行走時進行手機連網則有6.3% (N=1,022)。撥打和接聽電話外,民眾使用手機進行的非上網活動以拍照(82.9%)最高,其次為鬧鈴(61.7%)與計算機(58.6%);傳送與接收簡訊則占57.9 %(N=1,093,複選)。民眾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上網活動以瀏覽網頁/查詢最高(68%),其次為使用社群網路(65.9%)與撥打語音網路電話占44.6%(N=1,022,複選)。

數位經濟行動寬頻智慧型手機媒體匯流行動支付OTT服務網購行為通訊市場寬頻普及數位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