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數位生活大未來】MOD實現過去的不可能——專訪中華電信互動式多媒體處陳鏡明處長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數位生活大未來】MOD實現過去的不可能——專訪中華電信互動式多媒體處陳鏡明處長

採訪∕劉瑋婷、吳彥臻、整理∕吳彥臻  (2008/09/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9期》

MOD(Multimedia on Demand)在寬頻普及率持續增加、內容豐富度提升,以及奧運節目的加持下,訂戶數較之前增加快速,截至今天用戶數已超過55.5萬戶,其中的35%是可收看到高畫質電視(HDTV)的訂戶。這個數字在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者(MSO)中,已經超越第四名的訂戶數。


MOD之發展現況

MOD的普及過去是隨著寬頻網路ADSL的建置而逐步成長,但現在中華電信把光世代光纖到府作為最主要的推動計畫。鋪設進程是從南北部都會區先開始,進一步涵蓋全島,目前仍是以增加全島涵蓋率為主,並視市場需求情況進行外島地區的鋪設。台北地區透過光世代收看MOD的訂戶數已超過總訂戶數的50%,希望透過光世代的推動,以及精彩內容的增加(如高畫質電視、獨家的體育賽事與頻道),可以在2008年底前達到80萬戶目標,並於2009年突破100萬戶的指標性關卡。

網路建置方面,中華電信已編列500億的經費,預計在五年內要讓光纖網路涵蓋全島。主要以新大樓、新社區配合建商在興建過程中同時完成鋪設。此外,高社經地位用戶密集區與經評估,可能具有潛在需求的地區,也會優先進行既有線路的升級。至於舊社區、公寓大廈,只要八戶以上聯合提出申請,並能提供安置電信設備空間者,即可積極進行光世代網路的鋪設或升級。

在服務推廣上,除了既有服務通路,目前也積極與電視設備廠商合作,包括提供第一年免費收看MOD的促銷活動、與BENQ合作電視機內建MOD機上盒等。此外努力降低使用者進入門檻,包括在遙控器與電子節目選單操作介面設計上之推陳出新,讓電視與MOD機上盒共用遙控器,希望讓MOD的操作更為簡單,使得不同年齡、不同使用習性的使用者皆能輕鬆上手。


MOD與策略夥伴之關係 

廣告、內容、平台是一種合作關係,由於MOD依法只能經營平台,中華電信制訂頻道、服務上、下架管理辦法,明定上架資費。對頻道而言,廣告業務與盈虧都由各頻道業者自行負責,MOD只負責營運維護費用。廣告商方面,最近奧運帶動收視熱潮,確實讓廣告量成長,但對於廣告商合作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未來希望找到對三方都有利的合作模式。

豐富並具吸引力的節目內容與加值服務是訂戶成長重要關鍵。期望透過各種具吸引力的影音內容,吸引觀眾接觸、從了解MOD的功能與服務內容,進而對這樣的服務產生興趣,養成使用習慣。目前MOD雖有72個頻道(不含奧運轉播),但仍無法爭取到有線電視系統內的一些熱門頻道到MOD上架,因而2008年中華電信MOD 與愛爾達合作,提供奧運賽事即時轉播及隨選視訊的收視服務,成功帶動裝機潮,未來將引進像美國網球公開賽,或是NBA等體育賽事,可在奧運結束後延續用戶的收視習慣。

除了愛爾達外,中華電信也與台灣互動電視合作提供各種頻道套餐組合,包括MOD獨家的Hello Kitty卡通專屬頻道、針對嬰兒設計的Baby First頻道、寰宇新聞頻道,和無法在有線電視有限頻道數量中上架的各種頻道,並提供有線電視沒有的分組付費機制及更具競爭力的費率,讓訂戶有更高的自主權,可決定用多少錢收看哪些想看的頻道。至於隨選視訊服務,MOD已上架6,000小時的內容供訂戶隨時收看,並以每週500小時的比例進行更新。另外也與亞藝影音合作「亞藝影音城」,提供不必出門,也不必擔心逾期的租片服務。到2008年底,更計畫引進八大影業的影片,這些規劃與計畫都是希望讓訂戶可有更多、更新、更好的影片選擇。

在互動服務上,目前推出家庭金融、KTV、電視遊戲等服務,希望以物超所值的服務,培養觀眾使用MOD的習慣,並進一步帶動整體使用戶數的成長。

至於MOD是不是要取代有線電視?短期之內不會有這個問題,首先是節目內容,目前並非雙軌提供。其次在收費上,有線電視是獨立的服務,MOD則是寬頻上網的加值服務,所以很多人還是把MOD當作家中的第二台電視,而非有線電視的替代品。不過從國外案例來看,美國的最大電信業者AT&T意圖以IPTV服務取代有線電視的立場就非常明確。

MOD光世代IPTV數位轉型跨平台寬頻網路高畫質電視內容創新軟硬體產業隨選視訊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