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APEC重要經濟體的政經現況簡析
許峻賓、蔡靜怡 (2011/11/07) 《台經月刊第34卷第11期》
APEC成立至今已邁入第23個年頭,我國藉由參與APEC,也持續與20個會員經濟體間強化雙邊的經貿合作關係。依據2010年的貿易統計資料,我國與20個經濟體間雙邊貿易,總量高達4,012億美元,與1991年相較,成長將近四倍。我國與APEC經濟體間的貿易關係非常緊密,其中12個經濟體均位居我國前20大貿易夥伴之列,可見我國與APEC會員間的地緣經濟關係非常之緊密(表1)。
近兩年來,隨著全球政經局勢的變動,APEC經濟體的國內政經情勢變化快速,對外除了面臨全球經濟衰退的挑戰,對內則要處理失業率升高與其他社會議題。以下遂介紹APEC重要經濟體的政經概況,藉此使讀者瞭解其與APEC或區域發展的相互關係(表2)。
表1 2010年我國與APEC各經濟體雙邊貿易情形
表2 APEC各會員經濟體的領袖與政經情勢一覽表
影響區域發展最重要的兩大國—美國與中國
自2008年開始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金融風暴,衝擊至今仍存在,且影響層面擴及歐債與美債的問題。美國政府與聯準會(FED)也陸續推出各種經濟與財政的解決方案,包括:加強貿易與擴大就業方案、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E2)、減稅與企業優惠措施,以及扭轉操作政策(Operation Twist)等,這些政策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證明是否對美國經濟提升有實質效用。
美國歐巴馬政府在政治層面所遇到的狀況是—共和黨於美國眾議院居於多數,這個問題是現階段歐巴馬總統在推動各項政策上所遭遇的實際難題。基於政黨政治的利益,且2012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在野的共和黨勢必不會與執政的民主黨籍歐巴馬總統進行政策合作,這種情況可以從眾議院針對美國與韓國、哥倫比亞及巴拿馬的表決,以及貿易調整援助(Trade Adjustment Assistance, TAA)等法案的攻防過程中看到。
由於上述政治與經濟的雙面衝擊,將影響歐巴馬總統連任的氣勢。基於美國身為全球政治與經濟的領袖地位,後續美國政府將針對全球經濟與國內經濟發展提出何種政策,將有深切之影響。
在中國方面,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任期將至2012年止,且已安排現任副國家主席習近平準備接班。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似乎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而有稍微減緩之趨勢,最近的商業週刊也以「失速中國」為題,提出中國目前所遭遇的問題,包括:控制地方債、抑制房價漲幅、縮減貧富差距、壓低通膨、拉抬消費(附注)。 但是,這並不阻礙中國對於全球與亞太區域逐漸提升的影響力。
美國與中國間所形成的「G-2」競合態勢,是現在國際關係學者經常談論的議題,這兩個國家間的競爭或合作,均會引發全球的關注,也可能造成未來國際情勢深遠的影響。
APEC合作、區域整合、雙邊貿易、台日投資協議、台星FTA、美中競合、自由化進程、東協發展、全球供應鏈、亞太經濟戰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