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想像網路中斷的那天, 探討網路基礎設施的數位韌性如何再進化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想像網路中斷的那天, 探討網路基礎設施的數位韌性如何再進化

許龍田  (2024/08/2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8期》

近年全球天災頻繁且國際情勢動盪,使各國政府和企業對穩定且安全的網路需求愈發迫切。我國數位發展部建構多元異質三維通訊網路,提升整體通訊網路韌性,針對陸上通訊、海上通訊及空中通訊的三維網路架構,具有完整的政策藍圖,所推行的韌性措施如海纜登陸站分散化及衛星通訊應變網路等,皆與國際潮流或最新技術發展一致。而推動政策落實的同時,政府亦應注重提升全民面對通訊中斷等突發事件時的數位韌性意識與應變能力。

 

隨著全球資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通訊網路作為維持金融、交通、醫療等服務正常運作的基礎,可謂現代化社會運作的生命線。歷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雲端工作興起、線下轉線上的消費模式改變,進一步加速數位化進程。近年來,全球範圍天災頻繁且國際情勢動盪,使各國政府和企業對穩定且安全的網路需求愈發迫切,如2019年美國國土安全部網路安全暨基礎安全局(Cybersecurity an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 CISA)制定國家緊急通訊計畫(National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Plan, NECP),目標提高各級政府於緊急時期保持通訊可操作性的應變能力,2023年日本總務省資通訊白皮書更以「實現新時代所須之強韌且健全的數據流通社會」為題,揭示推動通訊網路韌性的決心。

通訊網路韌性涉及議題廣泛,包含網際安全、供應鏈風險、網路備援韌性、數位人才及國際合作等諸多面向,本文將聚焦陸海空三維網路的韌性強化,介紹烏克蘭及日本面對不同情境之斷網事件如何採取應對措施,探討我國通訊網路可能發生的中斷場景,及國際上可借鑑的韌性策略,提供我國未來政策之參考。

 

烏克蘭通訊基礎設施遭到戰爭破壞而斷網,烏克蘭運用衛星提供戰時軍事通訊,並增設備援電力確保基地台運作;日本能登半島遭遇強烈地震導致通訊中斷,日本則透過多元的機動網路備援,迅速恢復地震災區行動網路。

 

國際通訊網路中斷案例及應對措施

(一)烏克蘭運用衛星提供戰時軍事通訊,並增設備援電力確保基地台運作

20222月烏克蘭及俄羅斯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為全面戰爭,烏克蘭通訊基礎設施隨即遭受軍事打擊及網路攻擊,造成大規模斷網事件。同時,網路上開始流傳烏克蘭總理逃亡的不實訊息,甚至宣布投降之深偽(Deepfake)影片,對此烏克蘭總理透過網路直播,迅速發布澄清影片,並尋求國際支援。

同年3月,烏克蘭啟動全國行動網路漫遊,允許民眾連接尚存的任一電信事業網路服務,並鼓勵利用行動網路保持聯繫與搜尋正確資訊,當時烏克蘭主要電信事業Vodafone可提供下載速率512kbps3G網路。到了4月烏克蘭成為全球首例將Starlink星際鏈路應用於電信事業網路(非實驗性質),透過可快速布署的衛星設備進行傳輸,迅速恢復災區軍事通訊,並為電力及光纖網路的修復爭取時間。

網路韌性數位基礎設施網路中斷應變衛星通訊緊急通訊策略海纜分散供應鏈風險災難恢復國家安全數位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