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中小企業傳承趨勢與創新轉型案例
蘇信瑋 (2018/08/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8期》
近年台灣經營年限較高的企業與中小企業雇主年齡均有逐年不斷往上攀升的趨勢,根據中小企業白皮書的資料(圖1),2016年我國經營年齡在20年以上的中小企業家數高達35.7萬家,占整體中小企業的25.37%,和2007年的24.2萬家與19.58%的比例相比,不僅家數增加11.5萬家,且比例將近六個百分點,達到歷年的高峰。
圖1 我國20年以上中小企業家數與占比
而台灣中小企業雇主年齡在50歲以上的占比在近年也隨時間推演逐年提高,2016年已達高過半數的53.35%,60歲以上的比例則為17.17%,顯示我國企業雇主傳承需求日趨升高,而台灣中小企業對於傳承的潛在需求也可能日益提高,企業傳承也成為愈來愈受重要的課題(圖2)。
圖2 我國中小企業不同年齡層雇主占全體雇主比例
台灣中小企業傳承現況
一般所提及的企業傳承主要為企業經營權與有形資產如資產、股權的移轉。歸納國際上企業傳承的案例與文獻,可知傳承模式主要可分為三種,企業股權與經營權均由家族成員接手、交由專業經理人經營,讓股權與經營權分離,以及藉由股權移轉將公司出售等方式。
由台經院執行的「106年度第三季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展望指標問卷調查」中,有部分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傳承現況進行調查。根據受訪的1,068家中小企業所得的統計結果(圖3),39.61%的中小企業表示目前有企業傳承的行動。
圖3 台灣中小企業有無傳承行動
針對有傳承行動的中小企業詢問選擇的傳承方式(圖4),絕大多數有傳承行動的中小企業(86.52%),選擇以傳給家族的下一代為主要的傳承模式,其次為由專業經理人接手的傳賢模式占11.35%,而出售僅占2.13%。顯示家族企業的傳承為台灣中小企業傳承最為重要的核心模式。
圖4 台灣中小企業傳承模式選擇
而在企業接班人的育成時間上(圖5),以5~10年的43.63%最多,3~5年居次,再者為10~15年。和過去的研究相比,台灣中小企業心目中理想的接班人育成時間偏短,雖然有傳承活動的中小企業在交叉分析中較整體結果略長,但比例差異不大,顯示需有針對企業傳承規劃進行推廣的必要性,避免接班人育成時間過短,倉促接班對企業未來營運產生負面影響。
圖5 台灣中小企業接班人育成時間
另一方面,沒有傳承行動的中小企業沒有傳承行動的原因主要,以目前主要經營者仍年輕為主(79.53%),其次為找不到合適的傳承者或相關資訊,也是政府在企業傳承的輔導政策上最需要著力之處(圖6)。
企業傳承、創新轉型、家族企業、接班人育成、產業升級、企業經營策略、商業模式變革、國際案例、政策支持、企業媒合平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