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新興前瞻議題政策治理機制的展望與策略方向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新興前瞻議題政策治理機制的展望與策略方向

林欣吾  (2020/10/08)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0期》

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預期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這影響之重大,未來學家類比如柏林圍牆倒塌對共產主義的影響,或如2008年金融海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而認為企業偏重自身利益資本主義市場體制,似乎無法面對全球的大災難(Halal, 2020)。就在人類所面臨的幾個重大社經挑戰,包括氣候變遷、所得與生活不均及各地人口結構變化等依然存在,有待化解;幸好,以數位為基礎的通用技術,如AI、大數據、雲端、物聯網及5G等,已經開始逐步擴散應用,不但增進人類的連結、有機會提升人類的生產力,甚或有機會緩解市場機制的一些問題。

在民主的政治體制下,數位網路科技普及,讓多數人們擁有機會即時獲得許多知識能力與資訊,同時也開始有表達意見,爭取權益的可能;一旦不同地區、族群都期待政策資源的關注與挹注,各方的期待有所不同,企圖化解問題的動機也有所不同,在環境及政策資源有限的情形下,顯然單純由上而下主導政策方向的決策模式,雖然可能比較有效率,但是卻也很容易產生爭議,特別是政策推動後的結果,有時並非在地公民所期待與所想要的。

30年以前,由於經濟發展多數仍在工業發展,或重視效率階段,數位網路科技基礎建設及應用並不普及,尊重消費者、保護勞工及環境等公民意識更是相當薄弱,多數企業都以創造自身最大利潤為目標,這樣的決策邏輯概念,幾乎就是當前人類重大社經挑戰的源頭。近年,在公民意識逐漸普及,資訊流通與意見表達管道相當暢通,以及國際金融市場日益重視公民意識的情境下,管制機關也開始鼓勵甚或要求企業必須開始重視所有利害關係人,而不是僅關注自身的最大利潤;但相對於管制機關,科技創新政策的推動機關則未必會或有關注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思維,而這正是新興前瞻政策治理需受到關注的原因。

當前,面對許多外在大環境挑戰,同時還有數位科技趨勢的引領,如何妥善設計及推展政策治理機制,提升政策介入效能,帶動企業目標的調整,以有效化解人類或台灣所面對的重大社經挑戰,更為貼近在地公民需求,即為一項值得討論的議題。
 

當前新興前瞻議題的重點與特性

當前全球較常被提及、引用的重大議題與相關政策,聯合國所倡議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以及日本的「社會5.0」(Society 5.0)、歐洲2019年開始的新六大重點,以及即將於2021年展開的新一期研發創新架構計畫(Horizon Europe)應該是相對受到矚目的議題。另外,順應德國所倡議的「工業4.0」(Industry 4.0),企業數位轉型及再工業化等議題則成為許多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的重點,除美國從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擴大成為美國製造(Manufacturing USA)等全球知名戰略重點外,中國在十三規劃的「中國製造2025」更可視為引發中美貿易、科技戰的重要關鍵之一。

綜合觀察這些在全球廣為重視的重大議題與政策,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重點方向:

政策治理新興前瞻數位科技社會創新公私協力任務導向資訊不對稱產學研合作平台深化多元需求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