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走出疫情束縛,迎向復甦曙光——2021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側記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走出疫情束縛,迎向復甦曙光——2021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側記

整理╱許芬鈴.陳秋雲  (2021/01/08)    《台經月刊第44卷第1期》

 

img1 

起:劉佩真研究員、洪春暉代理所長、周霞麗處長、黃蔭基首席經濟學家、陳南光副總裁、王志剛董事長、張建一院長、符銘財資深經濟學家、左峻德副院長、孫明德主任(攝影/熊昔麒)。

 

不死鳥的精神

台經院王志剛董事長於研討會開幕式指出2020年是庚子年,在時辰接近尾聲之際,庚子年之後通常伴隨新發展與新契機,例如:在新冠疫情常態化的條件下,已引起人員移動虛擬化、生產要素聚焦化。然而因資源有限,理性的政策所引起量變帶來質變的排擠效應,也導致全球供應鏈、價值鏈處於重組狀況。

台灣製造的主要出口產業,從高科技產品到醫護裝備,已具備對的產品、時間與價格要件。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說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不要浪費好危機),面對新冠疫情,王董事長有信心台灣已具備不死鳥的精神、態度及心境,尤其這波疫情已被社會學家稱之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社會實驗,此時的台灣得天獨厚,希冀此契機能扣合理念相近的國家,建立彼此信賴關係,爭取更多實質的合作機會,將疫情危機轉換為經濟成長、產業發展的動能。

大會貴賓中央銀行陳南光副總裁則憂心房市過熱,供需一旦失控,將誘發資源分配錯置,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由於房市價格與信用變動形成金融循環,此有別於傳GDP的景氣循環,房市興盛雖帶來正面效益,但不能輕忽所涉及的負面作用。負面表列涵蓋金融扭曲、財富分配惡化、貧富不均。

陳副總裁呼籲即便產界業強力訴求「房地產是火車頭產業」,但如果放任房市過熱,時間差一旦接近距離,最終將誘發金融的風險性。


掌握台灣的經濟脈動

IMFEIUIHS Markit等國際機構2021年的展望,本院張建一院長表示儘管上述單位皆預測全球及各主要國家經濟將由衰退轉為成長,但因各國經濟復甦步伐的不一,連帶影響全球貿易的表現。鑒於主要經濟體扮演世界火車頭的動力角色,台灣出口主要以歐

全球經濟復甦綠能產業5G技術能源轉型數位轉型智慧能源整合半導體供應鏈經濟不確定性台灣出口產業升級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