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建置安全產業發展環境-專訪經濟部工業局陳昭義局長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建置安全產業發展環境-專訪經濟部工業局陳昭義局長

採訪/郎若帆 ‧ 許加政 ‧ 李巧琳 整理/李巧琳 ‧ 林儷菁  (2005/07/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7期》

建置安全產業發展環境

      「安全」與國家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政府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對安全產業的發展格外重視,從行政院2004年所舉辦之產業科技策(SRB)會議中,特別針對安全產業的發展做深入及詳實的討論,可知政府已視此項產業為未來發展重點項目之一。

就目前國內安全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來看,不外乎是政府發展策略及輔導措施難以引導廠商、法規不合時宜有待修訂、市場行銷能力及廠商間聯結有待加強、關鍵技術及產品仰賴國外進口及引進、國內缺乏驗證認證制度難與國際接軌、缺乏研發人才等問題,這都是未來政府將著手進行協助排除困難的目標。

由上可知,安全產業的發展雖已露出曙光,但未來仍面臨著許多威脅與挑戰。此篇專欄即專訪經濟部工業局局陳昭義先生,針對以下各項問題,提出未來政府對安全產業的發展規劃。
 

安全產業發展利基

您認為政府單位在整個安全產業裡,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後,安全產業的發展便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國內對於安全產業也已進行未來發展藍圖的規劃,對於政府所應扮演的角色,也因階段性任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首先,在安全產業萌芽成型之初,政府應扮演引介誘導者的角色,讓社會大眾及廠商體認安全產業所觸及的範圍,不只侷限於目前發展快速的監視器材,公安、消防等對於國家及人身安全也是同等重要。同時,政府亦應引導業界了解安全產業市場發展的潛能及隱含的商機,鼓勵並協助廠商嘗試進入市場。

其次,政府應扮演整合者的角色,提供溝通平台讓廠商之間有機會從事研發以及產銷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國內安全產業相關廠商仍處於單打獨鬥階段,資源尚未能有效整合。有鑑於此,政府已經成立「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產業協會」,其不僅是成為廠商間從事合縱連橫的平台,同時是廠商聯合向政府發聲的窗口。此外,政府亦架設資訊平台,把國內外相關產品及技術等資訊提供給廠商,同時透過資訊平台讓國內外廠商間有更多互動。

安全產業跨領域整合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產業協會供應鏈系統整合創新研發國際競爭力政策輔導產業群聚發展願景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