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APEC區域中小企業因應疫情面面觀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APEC區域中小企業因應疫情面面觀

王琬菁  (2021/08/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8期》

即時的財務補貼,多被各國視為面對疫情時的短期因應策略。惟為求疫後或疫情趨緩之後的經濟復甦,於中長期協助中小企業持續營運之方案亦不可或缺。本文將就四個已開發及開發中經濟體之紓困振興政策措施進行論述,以作為我國精進方向的參考。
 

澳洲:就業服務、金融與稅務改革、以及供應鏈韌性倡議

2019年澳洲的GDP為1.39兆美元(約新台幣38.85兆元),在疫情衝擊下,其GDP於2020年則為1.359兆美元(約新台幣37.98兆元,注1);而2020年年末12月失業率由5%上升至6.6%(注2)。於疫情開始之後,澳洲即推出各種協助中小企業金流與勞工的措施。

財務部分,包含提供現金補貼(最高可達澳幣10萬元,約新台幣210萬元)予小型企業、增加可抵稅的資產、免除薪資稅、緩解與財務有關的懲罰。其他跟財務有關措施,尚包含中小企業銀行貸款的保證等。

勞工部分,則直指失業問題。澳洲政府提供營業額下降30%的企業每半個月一次的薪資補貼(以六個月為期);與僱傭少於20人的企業100%的補貼,以支付該公司成員的技能提升活動。此外,政府也宣布增加基礎建設的設置,以提供工作機會。

2021年澳洲聯邦預算則奠基於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在短期措施退場之後,延續至2021年的措施為財務融通措施,包含展延貸款償還期限與減免賦稅,另亦持續在職訓、小型企業能力建構、促進就業等方面,協助中小企業維持競爭力。

另值得一提的是,澳洲發起「供應鏈韌性倡議」(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注3),由脆弱度(Vulnerability)、韌性(Resilience)、調適行動(Mitigation Actions)、重要性(Criticality)等四個層面出發,與產業界密切合作,包含:(1)定義疫情期間之澳洲重點品與服務;(2)對產業供應鏈以及澳洲的製造能力進行廣泛且深入的了解;(3)估量正常時期與高風險時期(例如疫情爆發之時)的供應鏈韌性。進一步說明,前述舉措也意味著對長期的國際供應契約、國內製造業、政府與產業界之間更透明的資訊分享及合作。

此倡議為澳洲「現代製造策略」(Modern Manufacturing Strategy)的一部分(注4),政府擬挹注澳幣1.072億元(約新台幣22億元)的經費。自2021年7月開始,相關企業可自此計畫申請補助,以建立或擴展因應供應鏈脆弱度的能力。擬申請該補助的企業,須敘明所申請的案件呼應「國家製造能力計畫」(Sovereign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Plan)中所指出的關鍵貨品脆弱度議題;並可透過估算證明該案確實可強化供應鏈之韌性。

APEC疫情衝擊中小企業供應鏈韌性夥伴宣言數位轉型金融創新紓困政策企業振興資產倉庫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