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國際標竿城市生技產業推動策略
譚中岳 (2021/02/05) 《台經月刊第44卷第2期》
隨著全球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科技化醫療的興起,全球人員、物資的加速移動造成疾病傳播快速,全球性流動助長疾病傳遞,民眾對健康的觀念已逐漸從疾病的治療,擴展到結合預防、預測、個人化及參與式的P4精準醫療(Preventive, Predictive, Personalized and Participatory),進而驅動全球生醫產業熱絡發展。而生技產業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帶動中小型研發創新公司的崛起,及創新與服務結合的營運模式等發展趨勢,改變了傳統生技產業型態。
全球生技市場成長後勢強勁,各國莫不傾注大幅資源於生技醫藥研發投資,生技產業強勢成長不僅關聯著全球人口健康衛生,更拉抬全球經濟發展。除了促進經濟發展外,根據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19全球醫療照護產業展望」報告,2018~2022年全球醫療保健支出預估將以每年5.4%的速度成長,與2013~2017年的2.9%相比大幅上升。
鑒於國際整體環境趨勢,我國政府提出「驅動台灣下一個世代產業成長」的施政藍圖,產業創新的推動規劃,方案內容係以「完善生態體系、整合創新聚落、連結國際市場資源、推動特色重點產業」四大主軸,建置台灣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促進生醫產業發展與增進國人健康福祉。根據《2020生技產業白皮書》統計,2019年我國生技產業營業額為新台幣5,597億元,約比2018年的5,148億元成長8.72%。
國際標竿城市
本文將針對美國波士頓、中國上海市含張江園區、中國蘇州市含BioBAY園區和日本神戶市,探討生技產業的推動策略與措施,提供參考與借鏡。
(一)美國波士頓
擁有密集的頂尖大學和先進的教學醫院,由於具有厚實的基礎研究能量及臨床數據,使得各單位取得充足的研發經費,麻州政府也針對推動生技產業發展預計十年投入十億美元,其說明地方政府積極投入促進生技產業發展。麻州政府為了強化生技醫療資源的應用效率與串聯,成立了Massachusetts Life Sciences Center (MLSC),是一個準政府組織,透過研發促進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機會,生命科學中與健康相關之創新的製造和商業化,該單位提供計畫、融資貸款、稅收獎勵等服務。在計畫和融資貸款的服務中,是以20名專業人員,包括了科學家、醫生和生命科學公司的高級管理階層所組成的科學顧問委員會(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SAB)進行評審,SAB會議會提出建議,再由MLSC的董事會進行決議是否同意申請。
稅收減免是政府常用於激勵產業發展的措施,MLSC會與稅收部(Department of Revenuem, DOR)協商,MLSC提出的稅收優惠政策必須就其擴展所產生的稅收成本進行審查,每年政策額度不超過2,500萬美元的稅收優惠,並由稅務局局長批准,降低對地方財政的影響程度。
生技產業、產業聚落、人才招募、研發補助、波士頓生技、張江園區、BioBAY園區、神戶醫療都市、國際比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