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智慧電表布建現況及提升效益分析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智慧電表布建現況及提升效益分析

施恩、古文潔、陳翔雄  (2015/11/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1期》

我國推動智慧電網發展介紹

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及日本311福島核災事件發生,促使了民眾對於能源及電力相關議題之重視。以風力、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發電作為替代化石能源或核能發電,並成為各國進行電力建設的重要課題。然再生能源發電卻有不穩定的特性,傳統電力網路顯然難以滿足再生能源發電發展需求,於是各先進國家紛紛研擬電網之升級計畫,因而推動「智慧電網」的技術開發與建置。

智慧電網係指透過資訊、通信與自動化科技,建置具智慧化之發電、輸電、配電及用戶的整合性電力網路,使電力在傳輸過程中可以更加穩定。透過大量數據的蒐集與應用,將用戶端與供應端密切配合,以提升電力系統運轉效率、供電品質及電網可靠度,並促進再生能源擴大應用與節能減碳之目標。

為建構我國智慧電網建設,能源局於2011年8月3日成立「智慧電網總體規劃小組」,成員包括國科會、原能會(核能研究所)、工研院、資策會、工業局、標準檢驗局、技術處、台電公司等相關單位及學者專家,召開40餘次會議討論我國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架構及內容,其後,行政院國家資訊通訊發展推動小組及經濟部並於2011年12月19~20日召開「智慧電網發展策略論壇」,共同檢討我國智慧電網發展策略。

在匯集多方意見後,行政院於2012年8月核定「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規劃未來20年推動作為我國智慧電網推展期程,分為:「前期布建(五年:2011~2015年)」、「推廣擴散(五年:2016~2020年)」、「廣泛應用(十年:2021~2030年)」等三個階段,並進而依實質架構分為:發電與調度、輸電、配電、用戶、產業及環境六大構面,有關我國智慧電網願景、目標、時程及推動策略如圖1。

 

1 智慧電網總體架構分層規劃示意圖

 

智慧電網的關鍵—智慧電表

我國智慧電網布建預計於未來20年投入約新台幣1,399億元,若以上述六大構面進行分配,預算占比最高為用戶面(68.5%,圖2),其中更是以投入智慧型電表系統基礎建設(AMI)為主,係將智慧型電子式電表取代傳統機械式電表,經由通訊網路與控制中心進行雙向溝通,讀取用戶用電資訊,提供用戶更即時之用電資訊查詢,推擴用戶節電意識。因此,智慧型電表系統基礎建設皆是智慧電網的重點項目,以下將針對我國智慧電表布建進行說明。

智慧電網智慧電表電力調度電網穩定性再生能源整合時間電價需量反應AMI系統通訊技術能源政策推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