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擺脫微利傳產宿命.轉搭高經農企便車——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農牧經濟初探
胡立薇 (2007/05/07) 《台經月刊第30卷第5期》
複雜多元的農業生產制度
在緯度、地形及生物多樣性等因素交叉作用下,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擁有世界上最複雜多元的農業生產制度(注1)。如附圖所示,該地區跨越南、北半球,地貌包括島嶼、雨林、草原、高原、高山,氣候帶則涵蓋熱帶、副熱帶、溫帶以及高山氣候,天然資源相當豐富。為瞭解當地農牧經濟結構,各農業生產制度之自然人文特徵分述如下:
(一)灌溉農業
分布區域為墨西哥中北部、秘魯沿海及內陸山谷、智利和阿根廷西部。可耕地面積為750萬公頃,農業人口將近1,100萬,主要農作物如稻米、棉花、水果、園藝作物(注2)和葡萄樹,多為商業化導向生產。
(二)熱帶雨林農業
分布區域為巴西亞馬遜河流域中心,區域面積達6億公頃但可耕地不過1%。農業人口將近1,100萬,人口密度低,主要從事原生的或低度開發的農作。
(三)沿海混合型農業
分布區域為加勒比海地區、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哥倫比亞、蓋亞那以及巴西東北部。可耕地面積為2,000萬公頃,農業人口約略2,000萬,生產型態較為極端,一種是小規模家庭式農場,從事混合作物栽種及岸內捕魚,且經濟收入常來自農業外勞動(如:觀光業);另一種則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大農場,經營所有權歸屬於外國企業,雇工普遍貧窮。
(四)集約農業
分布區域為巴西東部及中部,可耕地面積為1,300萬公頃,農業人口約1,000萬,主要農作物有園藝作物、咖啡和水果等。
(五)副熱帶草原型農業
分布區域為巴西南部和烏拉圭北部,可耕地面積為1,800萬公頃,農業人口估計在700萬左右,且多從事畜牧及稻米耕作。
(六)溫帶多雨型—森林混合型農業
與紐西蘭海島型氣候相似,此類型農業僅分布於智利中部沿岸,可耕地面積只有160萬公頃且林地眾多。農業人口100萬,主要農產品包括羊肉、羊毛、奶製品、甜菜、小麥和大麥等。
(七)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區型農業
此類型農業與馬雅、阿茲提克等古文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分布區域北起墨西哥中部,南至巴拿馬運河,農業人口約1,100萬。咖啡為其主要經濟作物(注3),占地超過100公頃的大型農莊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由於歐洲移民者長期占用區位較佳、土壤較肥沃的山谷地帶從事商業化生產(注4),使得仰賴種植玉米及豆類維生的原住民普遍貧窮。
拉丁美洲農業、加勒比海農牧經濟、農產品出口商機、熱帶水果種植、畜牧業潛力、農村邊緣化、農作多樣化、基因作物契作、物流行銷優化、農業現代化挑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