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全球人口移動趨勢對我國海外人才戰略之啟示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全球人口移動趨勢對我國海外人才戰略之啟示

呂曜志  (2008/03/07)    《台經月刊第31卷第3期》

人才為發展知識經濟之核心

21世紀是以知識為競爭基礎的世紀,知識要素的累積與運用對於一國經濟發展比起過去更為關鍵且重要。陳博志教授在「台灣經濟戰略—從虎尾到全球化」一書中曾明白指出:「人才是知識經濟之本。知識是經由人才創造、人才保有、也由人才運用,因此要發展知識經濟,一定要有充裕的人才」。一般而言,各國人才的來源主要透過本國的教育與產業體系加以培育,但在目前產業競爭強調速度以及跨國人員移動限制逐漸消除下,從國外直接引進專業人才亦逐漸蔚為主流。故從制訂海外人才吸引戰略的角度出發,對人才跨國移動的趨勢瞭解以及對移動動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的目的即在於提供近年來人口移動趨勢的概略性圖像,透過現存有關全球人口移動的相關研究文獻,嘗試勾勒與歸納近年來之主要趨勢,並將重點聚焦在亞洲地區人口的跨國移動,此外配合人口移動的相關理論,嘗試對所觀察的移動現象提出解釋,最後則針對我國未來的國際人才競爭策略提出若干看法。


全球人口移動趨勢

(一)已開發國家仍是吸引全球外移人口的主要地區

人口移動的研究事實上是從針對「人才流失」(Brain Drain)現象的關心所引起的,自1960年代以來便開始存在相關研究。主要的起因是為了研究二戰後,歐洲人才大量移往美國,以及開發中國家人才大量移往西歐與北美國家的現象。然而由於國際人口移動資料的不完整性,使得過去40幾年來的人口移動研究中,對全球人口移動概貌與趨勢的掌握上很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一直到1998年由Carringto and Detragiache提出的研究成果,才首度提供相對完整的人口移動概貌。該研究指出,加勒比海、中美洲、非洲以及亞洲國家在上世紀經歷顯著的人才流失至歐洲以及北美地區;Doquier and Marfouk(2004)則蒐集1990年全球170個國家以及2000年190個國家的橫斷面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在1990至2000年,全球高等人才(注1)移動趨勢中,以歐洲、南亞以及東亞國家向北美移動最為顯著;Saint-Paul(2004)亦驗證歐洲專業人才往美國移動的趨勢,並指出在2000年,約有33.8%的在美歐裔人口接受過大學以上教育,且來自歐盟主要國家的外裔居民(Foreign Born Population)(注2)中,擁有博士學歷的比重在1990~2000年間均呈現上升現象;此外OECD(2004)研究指出,在2001年,全球的高等教育留學生中有30%選擇美國,其次有14%選擇英國。故從以上的研究發現中可得知,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仍是吸引全球外移人口的主要地區,特別是對於具有大學教育以上訓練的高等人才而言。

如果以OECD國家作為已開發國家的代表,在近期有關人口跨國移動的相關研究中,Dumont and Lemaitre(2004)提供了相對完整而系統性的分析結果。該研究運用OECD國家統計辦公室(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s)在2003年所蒐集29個OECD國家在2000年左右的人口普查資料,並考量各國間對於外移人口的統計差異,進行跨國資料可比較化的相關調整。結果顯示,整體OECD國家至2000年為止的外裔居民存量結構,以亞洲及拉丁美洲為主,各佔21%以及19%,此外來自歐盟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外裔居民比重亦十分顯著,分別為25%及15%(圖1),並約有3,630萬人,或約當整體OECD外裔居民存量的46%,是來自於其他OECD的會員國。顯示OECD國家除大量吸收來開發中地區的外移人口之外,來自已開發國家地區的比重仍然顯著。

全球人才移動人才競爭人才外流海外人才戰略OECD高等教育亞洲區域整合產業發展人才回流跨國移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