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績效評估2 科技研發機構的組織面績效衡量重點
林愍茨 (2021/07/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7期》
在產業環境變化快速且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挑戰下,各國政府均積極投入及支持科技與創新,期帶動經濟成長並提升國家競爭力。我國自1979年起推動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委由工研院、資策會等科技研發機構執行發展前瞻性、關鍵性的產業技術,完善研發環境及基礎設施,並將研發成果移轉業界,期提升我國產業技術水準與競爭力。政府每年投入新台幣100多億元的科技專案經費,自1998年起在立法院的要求下,為監督科技研發機構的執行成效,經濟部每年辦理績效考評,本文將進一步說明其推動背景、考評機制與衡量重點,以及運作至今20餘年的效果與挑戰,並提出未來優化方向。
法人科技專案研發機構績效考評的推動背景
(一)法人科技專案的定位任務
為提升國內產業技術水準,引領科技研發創新,突破產業技術瓶頸,經濟部依據行政院「科學技術發展方案」,自1979年起開始實施「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簡稱經濟部科技專案),並隨著環境變遷及產業脈動,適時新增或調整推動內容。
推動迄今,經濟部科技專案主要包括法人科技專案、企業創新研發專案、學界科技專案等工具,期整合法人研發機構、產業界、學術界的研發能量與軟實力,促成國家創新系統成員間的科技創新連結,開發具前瞻性、關鍵性及跨領域的產業技術,並將研發成果多元移轉落實產業界應用,促進創新研發成果走向產業化與國際化,以厚實產業技術能量,提升產業創新效益。
近年在科技專案的經費資源中,法人科技專案約占八成,主要由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生技中心等20餘個研發機構推動執行,運用法人研發機構豐厚的科技能量及研發設備,深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與布局新興前瞻科技。研發重點涵蓋智慧科技、永續科技、製造精進、民生福祉、服務創新等五大領域技術,協助我國產業提升創新研發自主性,持續蘊蓄創新能量並加速升級轉型發展。
(二)立法院要求進行績效考評
為督促科技專案預算之政策落實與執行,我國依據「經濟部推動研究機構進行產業創新及研究發展補助辦法」與「法人科技專案技審委員會設置及審查作業要點」辦理科技專案計畫之申請審查、履約管理(如執行進度、財務收支查核)及期末查證等管考作業。
法人科技專案、績效考評、平衡計分卡、科技創新、組織面績效、產業效益、研發成果、財務責任、產業創新政策、科技專案價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