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未來產業發展優化之人才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未來產業發展優化之人才挑戰

錢思敏  (2011/10/06)    《台經月刊第34卷第10期》

「產業發展綱領」是我國產業未來十年發展的重要指引,也擘劃出我國未來產業朝向「提升國際經貿地位,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營運樞紐、台商營運總部,布局全球」;「轉型多元產業結構,善盡國際環保節能責任與提升產業附加價值」;「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扶持中小企業並創造多元就業機會,實現樂活台灣」的發展藍圖。

 

未來十年發展目標與規劃

為實現產業發展的願景,「產業發展綱領」也分別根據農業、工業,以及服務業分別訂下未來十年發展目標與發展規劃。農業將朝「衛生安全的健康農業」、「科技領先的卓越農業」及「安適休閒的樂活農業」等方向發展。工業發展未來將朝向「全球資源整合者」、「產業技術領導者」,以及「軟性經濟創意者」發展。服務業將朝「健全產業化環境」、「提升科技化與國際化能力」、「促進創新創意與美學文化加值」等方向發展。

未來十年要達到所規劃的產業發展目標有許多的問題與障礙需要解決與克服,因此,產業發展綱領也特別提出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關鍵議題與發展策略,突顯未來產業發展中必須重視的可能問題,此外,引領產業發展之走向,以提供產業界從整體產業發展環境面思考應該從何種角度來進行調整。

(一)農業

從農業發展規劃中的環境面來看,由於可以預知未來農業發展環境可能會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而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在可以控制的層面上,預先就未來氣候的變化,提出改進農業生產力的技術,以維繫農產的糧食安全;在面對市場開放後的競爭環境方面,則應該強化農業的優勢競爭力,此競爭力則可以配合國人飲食習慣的健康概念與多元走向做調整,並提高農業產品的多元應用,產生更大的附加價值。

(二)工業

從工業發展的環境面來分析,由於全球日漸受到工業發展帶來地球暖化的苦果,因此,先進國家對於生產製程所產生的汙染危害更加重視,也展現在其國家對於進口產品生產造成的環境危害,開始有了更嚴苛的限制與規範,這是為了確保未來全球環境的永續維持,因此,未來工業產品的轉型勢必與環保的概念有更深的結合。作為全球高科技產品主要的生產基地,我國所欠缺的是從中上游走到更上游的關鍵產品與技術,以及擴及下游品牌行銷的能力,雖然已經有不少廠商以中國為練兵基地,但是仍少有廠商能跨足中國以外的市場。

(三)服務業

由服務業發展的環境面來說,服務業隨著科技發展已經有相當緊密的結合,然而,使得服務業中業種間之界線已經愈趨模糊,也因此服務業業種之間的結合發展有極大的發揮空間。服務業的服務內容隨著需求端的變化,有更大的加值空間,但是服務創新人才缺乏是無法推展創新服務的重要障礙,就算是有創新服務,也容易被複製,而我國服務業業者的規模小,無法深度將自身經驗加以有效管理以及制度化,以至於進入國際市場也有語言、法令、管理等嚴重的障礙。

人才外流高階人才產業升級薪資結構十二五規劃創業園政策服務創新教育改革移民政策系統整合人才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