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展望我國數位發展的創新思維與政策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展望我國數位發展的創新思維與政策

王睦鈞  (2021/09/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9期》

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之前,人類原本就面對數個重大的社經挑戰,包括國際恐怖主義、網路攻擊、能資源/糧食不足、人口結構變化、大規模自然災害等。無可爭議的是,這些社經挑戰到今天仍然很重要,只是全球疫情的傳播,也為這些社經挑戰帶來新的變化。隨著科研創新的快速演進與擴散應用,若在適當的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下,應有機會可以緩解部分問題。

我們正處在一個不確定時代,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數位發展相關的科技與創新,不但已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核心來源,同時也是化解諸多社經議題的解方來源。本文即以當前全球數位發展情勢走向為背景,針對透過數位化解諸多社經挑戰之複雜與多元的特性,將對創新政策帶來的衝擊與因應的創新思維,進行論述與說明,最後提出促進我國數位發展的政策方向。

 

當前國內外數位創新的情勢

近期國際組織及主要國家多提出重大科研創新目標或政策,諸如聯合國所倡議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歐盟最新一期科研創新架構計畫Horizon Europe與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日本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美國就業計畫(American Jobs Plan)與《美國創新與競爭法》(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等。綜合整理全球發展情勢與科研創新政策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

(一)為因應全球等級規模挑戰新增公共投入

大流行病與氣候危機等全球挑戰已對經濟發展構成威脅,有鑑於此,歐美等先進國家已投入大規模資金,以使其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同時擴大對環境的投資。例如歐盟最新產業發展策略,則將雙生轉型(twin transition)列為產業發展主軸,涵蓋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美國自2021年起也會加碼對氣候變遷、綠能產業與綠色基礎建設的投資,例如在美國就業計畫中,提出4,800億美元用於研發關鍵技術與永續能源,另外也提出兩兆美元「綠色新政」方案,著重於氣候變化、再生能源與淨零碳等領域;《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則編列2,500億美元預算,要在2022~2026年內擴大美國在數位通用技術的投資,如AI、5G。日本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目標之一,係打造一個碳中和、並往循環經濟轉型的永續社會。

數位發展創新政策數位人才生態系統數位治理利害關係人台灣2030願景數位指標法制優化產業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