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電子電機產業能源需求概況與未來趨勢推估
諶香伶、陳彥豪、葛復光 (2011/11/07) 《台經月刊第34卷第11期》
能源提供民生基本需求與經濟發展所需動力,未來的半個世紀伴隨著全球人口及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全球對能源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加上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對環境衝擊的增加,使得「提高能源效率」成為目前的主流,相當受到各界的關注,根據國際能源機構指稱,未來十年約80%的碳排放量來自能源部門,有鑒於此,ISO國際標準組織為了因應節能的趨勢,因此委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整合各國現行能源管理準則,希望能夠提出一個能源管理的國際標準,至2010年10月已完成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草稿的制訂,並於2011年6月正式發行。由此可見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景氣起伏牽動能源需求量
面對全球性能源需求增加,有效掌握能源需求特性與型態及國內能源的實際需求趨勢,不僅可作為協助政府促進能源安全與規劃節能減碳政策外,還可成為推動綠能產業之重要依據。另一方面,能源需求和經濟成長密切相關,尤其是在以出口導向的台灣,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連帶影響我國的經濟成長,當全球景氣復甦,會使得以代工為主的我國出口量增加,因而帶動更多的產量,導致能源需求的增加。在能源使用結構不變下,將會帶來更多的碳排放量,相反而言,若全球景氣不佳,連帶使得工業部門出貨量減少,能源需求進而下降。
1.鼓勵業界導入ISO 50001
根據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委員會」於2010年召開首次會議,會中訂定節能目標於未來八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相較於2005年下降20%以上,並透過技術突破與配套措施,至2025年時下降50%以上。加上我國能源局亦鼓勵產業界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降低能源成本,顯示我國對於能源管理的重視。
目前由於國際能源價格提高,加上我國為一高度仰賴能源進口的國家,企業的營運又勢必要用到能源,所以能源價格的波動將會對企業的營運帶來不可確定的風險。因此,提供產業對於未來能源需求的資訊,有助於政府或廠商了解能源需求的變化趨勢,進而使得廠商可做好能源效率管理的依據,也有助於政府將來研擬替代能源政策或課徵能源稅的一項參考。
2.消費結構的變動
根據「能源統計手冊」顯示,2010年台灣能源消費結構依然以工業部門所占比重最高(圖1),其次為運輸部門,住宅與服務業則居第三。大用戶中耗能最高占比為化工業(包含化材業、人纖業、石油及煤製品、化學製品、塑膠及橡膠製品業),占工業部門的52%;其次為電子電機產業(14%)、金屬基本工業(10.0%)。目前國光石化停建加上六輕五期無限期停工,所以位於工業部門能源消費第二的電子電機業,將成為工業部門能源消費結構的主要變動來源。
能源密集度、節能技術、能源需求預測、電子電機業、能源管理系統、替代能源、出口導向產業、熱能利用、工業生產指數、能源消費結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