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名人堂專訪——吳榮義、王志剛、董國猷、高志尚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名人堂專訪——吳榮義、王志剛、董國猷、高志尚

​​​​​​​整理/陳冠瑜.程明彥  (2021/04/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4期》

   2021年是我國參APEC30週年,這個亞太多邊組織是台灣所參與最重要的多邊經貿外交平台。台經院院長APEC研究中心執行長張建一表示,台灣30年前因為參APEC,進一步融入了亞太區域,也藉APEC這個平台與區域中許多與我沒有邦交關係的經濟體,建立良好合作與互動關係,透過多項經貿交流及能力建構倡議與計畫,強化我國對外經貿實力,並分享我國發展經驗。我國APEC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對於亞太區域貢獻許多台灣的資源與心力。

此刻正是一個進行回顧與展望的時機,過去的努力與經驗累積,不僅是今日的成果之所由,更為明日的路徑奠下基礎。因此本期專題特別安排名人堂專訪,鄭重邀請產、官、學界中具有代表性,且參APEC事務甚深的四位重量級的意見領袖來接受訪問。公部門是由前經濟部長王志剛博士、APEC資深官員董國猷大使,私部門則是由ABAC代表高志尚先生、學界則由APEC研究中心執行長吳榮義博士,分別就各自不同的經驗與視角,回顧、分享台30年來的參與與心路歷程。期有助於各界先進瞭解現狀,並有效掌握未來的方向。

 

走出屬於台灣的路

 

img1 

吳榮義董事長小檔案

現職:臺杉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經歷:行政院副院長、台灣經濟研究院       院長APEC研究中心執行長

 

作為一個高度以貿易促進經濟成長的國家,國際貿易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亞洲區域經濟組織如自由貿易區的興起,台灣也積極尋求各種參與的機會,但大多受到中國的干擾,一直1989年成立亞太經濟合作會(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台灣才有機會參與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

回顧我國加APEC之歷程1991年我國在韓國首爾舉行APEC第三屆部長會議時,與中國同時加入成為區域會員體APEC由澳洲發起,本來台灣與中國均被邀請1989年一併加入,後來由於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西方國家為抵制中國,反對中國加APEC。可APEC係採「共識決」方式運作,其他國家擔心如果先讓台灣入會,將來如果中國要加入時,台灣將會投反對票,因此決定暫時擱置兩國入會一事。直1991年,由韓國出面斡旋,並同意我國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為會籍名稱,以及外交部部、次長不得出APEC會議為條件,雙方同時入會。後1993年在美國西雅圖舉行部長會議時,由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發APEC首次經濟領袖會議。由於中國反對台灣派領袖參加,我國妥協並同意派領袖代表與會。

APEC國際經貿台灣參與區域合作數位轉型智慧城市經濟自由化技術合作經濟領袖會議國際影響力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