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再生能源電力交易結合區塊鏈技術應用介紹
陳冠婷 (2021/12/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12期》
數位經濟之父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指出,目前大家熟悉的網路是資訊之網,擅長以高速且低成本模式進行資料的傳輸分享,而區塊鏈(Block Chain)則屬於價值之網,可用極低的成本完成即時交易,解決資訊之網無法處理「價值移轉」的問題。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的帳本系統,採用密碼學技術、數學、演算法與經濟模型組成,結合點對點網路架構(P2P),並按時序性將相關聯的資料塊組合成一種鏈式的資料結構,具有:(1)不可篡改性;(2)交易即清算;(3)安全加密機制;(4)可追蹤性之特點。
在數位化浪潮下,為企業帶來了變革和轉型的機會,在傳統電力市場轉型過程中,數位化是電力部門轉型和協助再生能源整合重要的工具之一,可用來管理大量的數據資料和優化系統複雜的運行作業,讓數據資料轉換為價值。因此,數位化工具的運用有著迫在眉睫的重要性。數位化技術可透過多種途徑來支持再生能源領域,包含:更嚴謹的監控、營運和維護再生能源資產、更完善且即時的的系統操控,以及創造新的市場與商業模式。由於區塊鏈技術被視為底層技術革新,賦予加值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的重要使命,更是數位經濟服務網路的基礎建設之一,創造許多顛覆型應用,重塑世界的各產業領域的運轉模式,區塊鏈技術除受益於銀行業之外,在各種行業的應用也相繼發展中。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
區塊鏈係以數學運算為基礎,並結合過去數十年跨領域的技術基礎,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區塊鏈,都至少由四個模組建構而成,其核心技術為點對點網路架構、共識機制、加密簽名演算法及帳戶與交易模型(附表)。
附表 區塊鏈核心技術組成說明
區塊鏈的發展脈絡
區塊鏈專家梅蘭妮‧斯沃恩(Melanie Swan)將區塊鏈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區塊鏈1.0、區塊鏈2.0及區塊鏈3.0。區塊鏈1.0為數位貨幣(Currency)應用,替貨幣開創全新的起點,比特幣以分散式帳本和不須透過機構的方式讓所有參與者的電腦一起記帳,達成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統,此交易系統上有純粹的交易者與提供電腦硬體運算能力的礦工,惟交易者的帳本需經過礦工運算後加密,經所有區塊鏈上的人確認後上鏈,一旦交易帳本經過加密,分散儲存,將比以往更安全、交易紀錄更難被篡改。
再生能源、區塊鏈技術、能源交易、去中心化、智慧合約、能源互聯網、P2P交易、電力追蹤、數位化、能源生態系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