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整合民間力量在國際發聲——專訪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產業協會吳榮義理事長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整合民間力量在國際發聲——專訪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產業協會吳榮義理事長

採訪/郎若帆‧許加政‧李巧琳 整理/郎若帆‧林儷菁  (2005/07/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7期》

就目前世界安全產業發展情勢而言,台灣的安全產業有何優劣勢?

安全產業中有許多是傳統的夕陽工業,卻又是攸關國家人民生活安全且必須存在的產業,如消防安全、工業安全等;另一方面,許多安全產業相關產品卻是創新且先進的。就台灣的安全產業廠商而言,既有的3CIT產業基礎可作為創新科技的後盾,有利安全產業產品之開發與生產;再加上許多高科技廠商亦有轉型及多角化經營的需求,因此非常適合我國廠商跨入此產業領域。況且,台灣廠商向以中小企業型態之靈活性著稱,應變能力佳,在製造研發學習方面能力強,可生產高品質產品,迅速跨入新興產業發展。相對而言,由於廠商多屬中小企業規模,研發與品牌行銷經費之投入則有所限制,此即為我國安全產業發展之劣勢。
 

持續培養廠商國際行銷與品牌能量

台灣安全產業的定位為何?

短期內台灣部分廠商一方面仍定位於持續為知名品牌代工之角色,但另一方面將持續提升產品設計與材料應用的層級,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此外,則利用政策工具推動產業發展,扶植廠商成為中小型系統整合商,鼓勵廠商策略聯盟或合併,以增強企業競爭力,並利用亞洲優勢,拓展亞太市場;長期而言,則鎖定歐美市場,持續培養廠商國際行銷與品牌能量,以企業集團化策略整合廠商聯盟,蓄積全球性品牌之能量,進軍國際市場。

台灣應如何掌握世界及亞太地區「安全產業」發展之市場商機?

911 之後,全世界所有國家均致力於反恐與防恐的工作,而此工作延伸的目標,即為保障各國之貿易安全、運輸安全、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並確保全球經濟市場運作如常。為達到上述目標,有別於傳統保安、保全之概念,必須運用許多高科技產品與技術,此點恰適合已具3CIT產業基礎的我國業者發展。而安全產業科技具跨領域整合及其強烈倚賴法制環境與條件健全之特性,必須由政府領軍,整合各界資源,健全國內產業相關驗證、標準與專利等環境,篩選具潛力之產品與技術,並經過先期研發之後移轉民間廠商使用,包括設備採購、國際市場行銷、研發資源、法令規章等方面都務求與國際接軌;至於產業界則必須經過整合機制,利用現有3CIT產業優勢,透過跨領域及產業研發聯盟與市場開發之合作模式,強化我國廠商研發、設計與市場行銷能力,並以階段性策略進攻國際市場,首先鎖定中國與亞太地區市場,其次則進攻歐美市場,以掌握產業商機。

安全產業國際行銷品牌能量跨領域整合政府推動協會角色產業規劃911事件台灣優勢全球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