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論壇】三戲白牡丹與五鬼搬運法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15/06/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6期》
我國一般人能琅琅上口的經濟辭語大部分是由外國翻譯過來的,在國內倡用而最常被提到的用語之一,是蔣碩傑教授在1982年所說的五鬼搬運法。現在很多大國都在做QE之類的貨幣寬鬆政策,也可說都是搶著做五鬼搬運法,所以我們也值得來重新看一下五鬼搬運法的利弊。
五鬼搬運法是一種法術,據說可以把別人的財寶搬到自己這裡而獲利。蔣碩傑教授以這個做比喻,來說明貨幣擴張使一般人因通貨膨脹而受損,製造貨幣的人及債務人卻因而獲益的不公平現象。他說:「假設有人既不從事生產或服務,又不肯以適當的代價向人告貸,而私自製造一批貨幣,拿到市場上來購買商品,那就等於憑空將別人的生產成果攫奪一份去了一樣……而且這種竊盜行為是極神祕而不露痕跡的……。吾人不妨戲稱之為『五鬼搬運法』」(工商時報,1982)。
現代社會當然不易隨便印製鈔票來用,但蔣碩傑教授說現代人聰明多了,「他們不向政府要求私印鈔票的特權,而且慫恿政府銀行去大批增加貨幣供給,用極低的利率來貸款給他們,由他們去使用以購取財貨,其結果也同樣的能以非從事生產所獲得的新製貨幣來攫取別人生產的結果……至於他們因此積欠銀行的負債,他們另有一套『金蟬脫殼之法』來解脫……這種五鬼搬運法不免使物價上漲,那是他們正好利用之以減輕他們過去的負債……最後再配合以台幣匯率的貶值……這豈不是發財的途徑?」
蔣碩傑教授的論述使台灣人民更普遍瞭解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可能造成的不公平,但可惜卻未能阻止五鬼搬運的一再發生。我國在1987~1994年間就出現了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資產價格暴漲和泡沫經濟的現象,並導致後來的經濟衰退和最後由全民買單的巨額呆帳(請參閱陳博志,2003;2011),人民財富出現很不公平的移轉。現在世界各國的貨幣寬鬆政策甚至直接表明就是要造成物價上漲及貨幣貶值,像是公然要做五鬼搬運。
小說三戲白牡丹裡呂洞賓的故事更像直接在說亂印製貨幣的不當。呂洞賓在成仙之前遇到得道之士雲房先生,雲房對呂洞賓做了十項試煉之後,認為呂洞賓心地純正可以得道,但功行尚未完足。所以雲房就告訴呂洞賓說要教他黃白之術,能把鉛鐵變成黃金,用以濟世利物,等到他三千功滿,八百行圓,再來度他成仙。呂洞賓問鐵變成黃金之後還會再變嗎?雲房說三千年後還是會恢復它本來的東西。呂洞賓說那就會害到三千年後的人,我不願意做。雲房笑著說,你有這樣的心,三千八百件功德等於都有了,所以就把呂洞賓帶到鶴嶺去學道。若照這故事,現在的貨幣金融官員恐怕很難得道成仙。
不過現在的人卻不一定這麼想。辛巴威在2005~2007年間有極高的通貨膨脹,政府直接印鈔票來發軍警和公務員薪水,通貨膨脹率曾超過十萬倍,並印製面額百兆的鈔票。當這種做法受到國際批評時,其央行總裁說,印一些鈔票給沒錢的人民用有何不對?等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美國開始用量化寬鬆(QE)來釋出大量貨幣時,這位總裁就嘲笑說大家以前罵他,現在卻來學他。2008年以來美、中、日、歐各國輪流大量增發貨幣,程度上雖遠不如辛巴威,但性質上確有相似。不過,不少知名的大經濟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卻贊成甚至極力主張要QE,甚至G8和其他國際組織也主張要寬鬆。所以印鈔票的五鬼搬運法似乎也有好的或不得已的一面(陳博志,2010a;2010b)。
五鬼搬運法、貨幣寬鬆、量化寬鬆、通貨膨脹、財富重分配、呂洞賓、QE政策、需求不足、金融泡沫、蔣碩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