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亞太地區物流服務業推動現況
曾子容、吳佩蓁 (2015/09/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9期》
隨著產業結構的轉變,物流業漸以服務為導向作為其經營模式,另外,亞太地區經濟穩健且深具發展潛力,成為各國物流服務業的匯集地,因此本文挑選物流服務業並說明其在亞太地區的推動現況。近年來企業本身資源受限、國際法規資訊不透明及氣候變遷所造成天災頻傳等因素,皆對物流業者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存在供應鏈斷鏈危機,使得國際組織紛紛關注相關議題。此外,將探討提升供應鏈服務品質之APEC物流服務業合作策略,作為亞太地區政策推廣的參考。
全球供應鏈概述
全球供應鏈(Global Supply Chain, GSC)是指產品或服務從供應商移至顧客的過程中,所牽涉到的組織、人員、技術、活動、資訊與資源等各種核心活動程序。隨著交通運輸設備提升、資通訊科技成熟及跨境貿易的蓬勃發展,全球供應鏈已成為各國間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目的為提升顧客及供應鏈成員之間的效能與效率。
近年來由於企業本身資源受限、各地貿易法規相異且資訊不透明,以及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天然災害頻傳,造成企業在拓銷市場時存在高度風險、產業供應鏈斷鏈危機,因此,WTO、OECD及APEC等國際經貿組織開始重視相關議題,盼透過國際分工體系的合作,各國能專注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強化供應鏈的效能。
WTO發布的2013年全球貿易報告指出,1980年至2011年間,開發中經濟體占全球貿易出口額從34%上升至47%,說明亞太地區重要性提升,深具發展潛力,漸漸主導全球的經濟成長,在全球的經濟地位日顯重要;實際上,全球供應鏈系統中,製造與生產體系的產業聚落也逐漸轉移至亞太地區,為APEC近年推動計畫的主要對象。
APEC的21個會員體涵蓋範圍包括東北亞、東亞、東南亞、大洋洲、北美及中南美等地區,不僅近26億的總人口占全球之40%,其整體經濟力量(貿易值占全球貿易總額之44%、GDP占全球之55%)、組織活動(最高決策層級達各經濟體元首),以及關注議題(自傳統之貿易、農業技術、能源、中小企業,逐步擴大至婦女、區域經濟整合等發展及前瞻性議題)等重要性,更為當前亞太地區政府間最重視的多邊官方經濟合作論壇。
供應鏈連結、APEC物流、跨境貿易、基礎建設、法規鬆綁、物流人才、第四方物流、電子商務、國際運籌、全球價值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