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文化是國家之底蘊——專訪文化部長鄭麗君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文化是國家之底蘊——專訪文化部長鄭麗君

採訪、整理/白卿芬、梁曼嫻、王怡惠  (2016/12/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2期》

鄭麗君簡介
 

img1 
 

學  歷:.法國巴黎第十大學政治、經濟、社會哲學碩士

現  職:.文化  部長2016.05.20~迄今)

主要經歷:.第八屆、第九屆立法委員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自新內閣上任後,文化部長鄭麗君以高人氣,被稱為「五星級部長」;不論是在接受媒體專訪,或是與民間相關團體對話,鄭部長均以清晰理念,以及對於文化議題之嫻熟,清楚勾勒出台灣未來文化施政之藍圖。

本期台經月刊專訪鄭部長,以「文化發展與永續未來」為前提,邀請鄭部長分享對於台灣文化發展之期許,與如何透過落實政策來達成文化治理之目標。
 

44個文化部:由理念到實踐

您曾經提過法44個文化部的理念,那請問您要如何導入國內施政的部分?

法國44個文化部是文化政策一個核心的思維,就是強調文化是國家的底蘊;文化是軟實力,它是一個觀念跟思維,那我們要孕育這個觀念跟思維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例如說,我們有海鮮文化,但沒有海洋文化,台灣歷100多年工業化發展,其實我們也留下很多工業文化資產,但是我們也不太重視。

舉例來說,像各國的交通事業,有位委員曾說過,如果沒有汽車文化,汽車產業不會發展得好。也就是說,不愛在生活裡面玩零件、機器組合,我們的汽車產業不會發展得好。又如設計,大家若沒有從美感培育、重視設計,那我們的工業設計不會發展得好。

文化就是底蘊,是一種思維,在每個環節都應厚植文化底蘊,但這不是一蹴可幾。我們希望先從政府施政文化化開始做起,由政府帶頭讓每個部會都能有厚植文化底蘊的概念。

我們要感謝林全院長成立行政院文化會報,過去有科技會報但就是沒有文化會報。現在已經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議了,初步有15個部會參與,其他的部會列席,這就是跨出的第一步。林全院長宣示,希望部部都是文化部,文化不是文化部自己的事,每個部門都有它的文化施政。

我們會在文化會報底下成立五個專案小組,已由行政院核定,包括文化教育小組、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小組、內容產業振興小組、國際文化教育小組,這些是範疇性小組,多元文化與文化多樣性小組,是原則性小組,用來解釋所有的施政是不是能夠有多元文化的概念。而上述五個專案小組,也會作為跨部會議協調平台,會有兩個政委分別主持,由院長主持會報,半年一次,近期就會啟動文化保存跟內容產業振興小組。

譬如,我們正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就是強調有形文化資產的空間整體治理,它不只是談一棟建築物古蹟保存修復而已,而是要營造整個空間跟歷史的記憶跟再現。尤其要借重數位科技的工具力量能夠虛擬再現,也強調文化歷史記憶的調查研究,跟當代的生活連結。因為這裡涉及很多土地,通常都是交通部、台糖、國防部等各種的公有用地,土地的所有權問題非常複雜,整個空間治理又要跨及內政部營建署城鄉新風貌等,甚至有些地方還涉及河川整治,其實是一個非常跨部會的議題。所以文化保存就是一個非常跨部會的議題,我們現在各縣市有再造歷史現場旗艦計畫,就會透過這個專案小組來進行協調。

文化治理文化會報文化保存內容產業文化經濟文化永續文化平權文化例外文化近用政策協調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