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區域創新系統發展——以韓國大德研究開發特區為例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區域創新系統發展——以韓國大德研究開發特區為例

黃羽慈  (2016/05/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5期》

   過去,許多國家著重於推動國家型科技或產業政策,利Top-Down的政策方式實施,以帶動國家創新,發展更完整的國家創新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因此,重視公部門、產業與學研機構間交流互動之三螺(Triple Helix)架構,被視為左右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關鍵之一,透過中央推動政策的力道,進而深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化,與科技不斷的創新,加上國家內部區域具有異質的特色與資源,許多國家漸漸重視以解決需求課題為導向,轉向聚焦於Bottom-Up的政策方式推動,促進強化區域創新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進而完備國家創新系統發展。

 

認識區域創新系統

   伴隨全球經濟結構的改變,與技術不斷的創新,許多國家開始重視區域創新系統的發展與創新科技的連結。然而,許多創新科技的孵化、發展和應用也需要結合區域內部的創新資源,形成區域創新系統,以加速科技創新發展,包含:區域發展歷程所形成的特殊資源,及區域產、學、研和相關機構所形成的區域技術,並連結金融資源挹注創新財源,產生產業群聚及具地方特色的創新文化,以強化創新來源、加速創新發展和擴大創新應用範疇。
(一)區域創新系統定義

   過去的文獻當中,關於區域創新系統之概念有許多不同的探討,隨著全球經濟趨勢的轉變,區域創新系統也有了更多元的解釋,但仍以區域的知識創造、知識應用與區域治理間交流與互動,作為架構之主軸。

   區域創新系統之概念,最早可回溯到1990年代(附注),其中Lundvall (1992)提出區域化與全球化之關連,及區域網絡概念,但不認為考量區域創新會優於推動國家創新系統。再者Asheim and Isaksen (2002)則藉由探討挪威的產業創新群聚Horten, JærenSunnmøre),進而定義不同類型的區域創新系統。同時Cooke (2003)分別探討區域、創新、系統之定義,並分析韓國、北愛爾蘭、匈牙利、巴西四個區域創新系統,指出其重要創新因素包含教育、知識移轉、連結與溝通。

   2004Cooke再次定義區域創新,指出區域創新系統的組成,主要源於知識創造與應用間的系統連結、國家與區域創新系統,共同創造創新之間的交互作用。並且提出區域創新系統之重點,是由區域特色、資源與創新資源所形成的產業生態系統。隨後2005Doloreux & Parto的研究指出,知識單位、知識移轉系統、個人策略及企業表現,為區域創新系統之重要基本條件,且顯著促進區域創新活動,Cooke (2008)則認為,區域創新政策為區域創新發展之關鍵要素。

區域創新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創新政策研發補助科技園區知識轉移地方經濟韓國大德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