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台經永續學院電子報】第7期

台經院  (2024/04/03)    《台經院》

趨勢分析
綠色戰士:森林與竹林的固碳奇蹟
碳匯、碳權、固碳你弄清楚了嗎?它們都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概念。碳匯指自然界或人工系統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而固碳則是將二氧化碳長期儲存在植物或土壤中的過程。碳權是透過減排或增加碳匯獲得的可交易的碳信用,以機勵減少全球碳排放。這些概念共同支撐了全球向清潔、可持續未來邁進的努力,幫助我們更有效管理碳排放,而森林碳匯則是當紅炸子雞。

焦點新聞分享
「減碳」的新選項「造林創造碳匯」

財政部與中興大學合作將於4月公開標租宜蘭與台東兩處國有土地,總面積近百公頃,嘗試國有地造林自行招標的可行性,並達到活化國有地的目標。實務運作上,未來得標企業支付土地租金、權利金給國產署,造林產生碳匯,透過自願減量專案(碳抵換機制)可申請碳權(減量額度),目前規劃,10%將回饋中央政府,另90%歸屬企業。「碳匯」小知識補充:「碳匯」是指能夠吸收和儲存大量二氧化碳的生態或人工系統,如:森林、海洋、濕地、土壤等,「碳匯」並不直接等於「碳權」,必須經過碳抵換機制(Carbon Offsets)的查驗才能轉變為碳權,碳權就能拿到碳權交易所交易,或是使用於抵減企業所產生的碳。「碳有價」時代已經來臨,如果企業不想繳交高額的碳費或碳關稅,除了買碳權,在台灣造林創造碳匯也是很好的選項之一。

參考新聞:財部釋出百頃國有地種碳權 4月首度招標,自由時報,3月26日。

「碳匯」多樣化:從綠碳到黃碳、藍碳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近日預告「改進農業土地管理方法學」、「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竹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等案,將邀集委員和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進行審查,再加上海委會即將提出的「藍碳方法學」,與已經執行的「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未來國內碳匯的來源將會更多樣化,綠碳、黃碳、藍碳的逐步上路,將是我國邁向淨零目標的重要基石之一。不過值得提醒,具備「外加性」是核發碳匯的重點,即在不影響原本生態下的外加減碳行為才能計算,因此先砍樹再造林的作法一定不會通過,而碳匯政策剛上路,如何計算、查驗、核發與轉換碳權都是該政策能否成功的細節,加上也有環團提出需要納入公民參與,以及產生「漂綠」的擔心,未來會如何發展仍需觀察。不過新政策的推動本就需要時間調整,多樣化的碳匯讓企業有更多的選擇,是正確與合適的方向。

參考新聞:自然碳匯方法學再增加?環團憂審查未納公民參與,經濟日報,3月23日。

AI 科技與永續發展的困難平衡

OpenAI正在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6,儘管GPT-5尚未發布。但根據AI新創公司OpenPipe創始人Kyle Corbitt在社交平台X的發言,GPT-6的開發遇到了電力供應問題。其實已經有許多專家與數據都指出AI使用與發展需依賴大量的電力,如ChatGPT每天的電力消耗已經相當於數萬美國家庭的日用電量,OpenAI的模型Sora在高峰時需要大量H100 GPU,足以影響多個州的電力系統。隨著AI模型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它們對計算資源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這不僅涉及到硬體的成本,背後可能要討論的是能源(電力)消耗與永續發展,即科技進步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如何實現。類似的問題 也在台灣發生,2022年台積電用電量210億度,佔全國發電量的7.5%,未來如果缺電政府該怎麼辦?隨著AI技術在多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在不對環境造成過大負擔的前提下持續創新,將是未來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考新聞:AI晶片如何讓美國電網癱瘓?微軟工程師:只要10萬片就完了,中時新聞報,3月29日

白氫可以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嗎?

氫能源淘金熱再次升溫,這次焦點轉向地底天然氫—即所謂的「白氫」(white hydrogen),在「減碳」的壓力與日俱增之下,全球加速尋找替代能源,氫能被認定為低碳或零碳的能源,但目前因「製氫」成本居高不下,未能大規模應用,而「白氫」成本低廉,價格是灰氫的4分之一、綠氫的12分之一,有很大的機會成為達成淨零目標與能源轉型主角,全球研究此能源的公司數量迅速增加,研究國家涵蓋澳洲、美國等多國,另外《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指出,全球地底蘊藏的天然氫高達五兆公噸,零碳、成本低、蘊藏量豐富等多重優勢,也將氫能發展帶來新契機。不過該技術的商業化和規模化應用還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提取技術的成熟度、經濟性評估、環境影響評估等,另外氫氣的運送、保存等技術也需要時間完善。雖然各界對氫能發展的意見分歧,例如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曾公開批評氫燃料電池技術,不過面對當前的能源和氣候危機,應該是需要多種技術和能源解決方案的結合,例如氫能調節再生能源系統不穩定的問題,未來的能源系統將可能是一個多元化的系統,結合了電力、氫能、再生能源等形式,以實現更加可持續和低碳的未來。

參考新聞:「白氫」淘金熱來了!價格是綠氫12分之1,能源產業會翻轉?,天下雜誌,3月27日。

德國淨零政策突破口:家庭太陽能與儲能設備大增

德國致力於2030年前8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的目標,家用太陽能、風能裝置及家用儲能設備的成長快速,根據德國太陽能協會(BSW)的數據2023年德國太陽能發電的儲能系統成長一倍,總量已超過100萬台,可提供1200萬度電,滿足150萬戶二口小家庭一天的電力需求。目前家用儲能裝置的總容量已接近德國抽蓄水力發電的總容量。德國政策推動再生能源走入家庭,其中家用儲能系統的普及不僅提高了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和可靠性,還促進了再生能源的更廣泛使用,特別是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此外,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擴大,儲能系統在平衡供需、提升能源效率方面的作用愈發關鍵。同一期間,台灣的台電正處於風口浪尖,大額虧損及電價調漲不僅政府倍感壓力,民間反彈的聲浪不停,如果讓電價跟隨成本浮動,將補助台電的錢改為補助商家、家庭建置發電與儲能設備,會不會是更合適的作法?

參考新聞:積沙成塔 德國家用儲能成長強勁 總容量可望超過抽蓄水力,環境資訊中心,3月29日。
 

 

固碳碳匯碳權森林碳匯碳抵換機制綠碳AIGPT-6白氫減碳氫能再生能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