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後疫情時代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策略——以新加坡為例
鄭子淳 (2022/01/07)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期》
疫情期間隨防疫需求而來的維持社交距離、人員減少流動等政策,讓零售業、餐飲服務業受到較大衝擊,因此在2020年5月,也就是新加坡疫情開始擴散的期間,透過提供數位轉型認證的獎金,一方面鼓勵尚未開始數位化的店家踏上數位轉型的道路,另一方面也鼓勵已經開始數位化的店家,加強推動零售業與餐飲服務業的數位轉型。
根據戴爾數位轉型指數(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dex, DT Index),戴爾將企業數位轉型的歷程分為五大階段,分別是「數位化落後者」、「數位化追隨者」、「數位化評估者」、「數位化採納者」及「數位化領導者」。
2018年戴爾數位轉型指數發布時,估計全球企業在各階段的比例分別是9%、30%、33%、23%及5%(圖1),而2020年數位轉型指數顯示,高達八成的企業在2020年加速推動數位轉型計畫。新加坡企業在2020年的數位化落後者比例大幅下降,從2018年的14%下降至2020年的2%,而數位化評估者及數位化採納者的比例大幅上升,分別從2018年的28%上升至2020年的45%,以及從2018年的13%上升至2020年的36%(圖2)。
圖1 全球各數位化階段企業比例
圖2 新加坡各數位化階段企業比例
新加坡的企業能在短短兩年快速擁抱數位化,除了與新加坡於2017年開始推行的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有關,也與2020年加強推動數位轉型的政策不無關係。因此,以下將說明新加坡的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策略。
新加坡中小型企業數位轉型
新加坡的中小企業僱用近2/3的勞動力,並貢獻新加坡全國1/2的GDP,因此為因應社會和市場的數位化趨勢,中小企業有必要投資數位轉型。2017年新加坡資通訊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推出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計畫(SMEs Go Digital Programme)。在該計畫框架下(圖3),中小企業主要可透過兩種路徑開始數位化―「尋求幫助」(Seek-Help)或是「自我幫助」(Self-Help)。
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疫情後策略、數位彈性、產業數位化、數位技能、全通路、政府補助、數位技術中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