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台灣農業生技發展重點項目之規劃分析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台灣農業生技發展重點項目之規劃分析

張燕妮·孫智麗  (2005/02/07)    《台經月刊第28卷第2期》

台灣政府積極規劃具國際競爭力之農業生技發展策略

台灣過去以農業起家,歷經二、三十年已邁向工業化、資訊化時代,但在近年生物科技掀起另一波主流產業影響下,我國政府體認到台灣不應忽略已有農業利基結合新興生物科技帶來之經濟成長潛力與重要性,所以聯合國科會、農委會、中央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推動跨部會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目的在於整合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相關研發資源,並加強本土性、具產業成長潛力之資源與技術發展,以提升我國農業生技產品之國際競爭力。

然而國家在推動農業生技時,可發展之目標產業相當多且龐雜,在資金、人力等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客觀公正有效選出具國際競爭力之目標產業為重點發展項目是一重要課題。農業生技產業之產品與技術標的包括動植物,領域範疇含括農林漁牧業,產業核心競爭力來自產業價值鏈中研發、製造、量產、銷售等過程中諸多關鍵因子,實務上難以單一準則來評量所有目標產業之潛力。為求客觀考量專家意見,並保有各專家意見之主觀獨特性,我們必須使用合宜之科學方法來評選。

因此,「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進行研究方法設計與召開專家會議,凝聚產、官、學、研意見形成共識,以決定適合我國發展且具國際競爭力之農業生技潛力產品方向,作為研發資源配置與策略規劃之參考。 

本院以模糊多目標決策方法,建立評選農業生技潛力目標產業之模型,在專家學者經過多次嚴密討論,最後決定以產業環境、產業化能力、政策法規,以及衍生價值,作為四大評量構面。

 

建立評選潛力目標產業之模型

台灣經濟研究院以模糊多目標決策方(fuzzy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FMCDM)建立評選農業生技潛力目標產業之模型,並939月於台灣經濟研究院召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三期規劃委員會」,邀請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共同評選目標產業。

農業生技潛力產業模糊多準則決策產業化能力政策法規國際競爭力研發創新資源配置台灣鯛中草藥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