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質物之汽電冷共生系統發展
陳柏誼 (2023/02/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2期》
生質能以及汽電共生系統皆為各國淨零排放政策中重要的發展項目,國際上亦有商業運轉之案例。我國2050淨零轉型政策目標已將生質能以及氣化技術發展納入規劃中,並應用於汽電冷共生系統上,達成發電與製冷之效用。藉由國際與國內生質能發展以及生質物汽電冷共生系統現況和實際應用案,期能解析未來生質能發展之挑戰與契機,以使我國能源技術發展不落人後。
受到全球暖化問題的影響,導致環境變化與氣候變遷日趨嚴重。因此,近期各國的政府與企業不斷地投入研究再生能源、能源的儲存與再利用以及負碳等項目,並發展新興技術與科技,以期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之目標。而其中在再生能源部分,生質能是主要發展重點之一,能夠應用生質燃料取代現有化石燃料,但直接燃燒固態生質燃料(例如:木顆粒、棕櫚殼、菇類栽培介質廢棄物等),仍會產生氣體排放汙染問題,因此運用生質燃料氣化技術(Gasification),能有效降低此類問題,此外,再將燃燒後產生之熱能進行再利用,亦可達到資源循環之效益。因應淨零排放之國際趨勢,在我國2050淨零轉型政策目標中,亦將生質能以及氣化技術發展納入規劃中,並應用於汽電冷共生系統上,達成發電與製冷之效用。故本文將探討國際與國內生質能發展以及生質物汽電冷共生系統現況和實際應用案例,以期解析未來生質能發展之挑戰與契機。
汽電冷共生系統是將生質燃料轉化為熱能、蒸汽與電能之能源轉換技術,能充分提升能源及燃料使用效率,亦可運用該系統發電所剩餘之熱能,回收進行再利用。國際氣化系統案例如奧地利GRE所建置之雙流體化床氣化爐示範廠。
國際生質能發展趨勢
依據2022年國際能源總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生質能追蹤報告」(Bioenergy Tracking Report)報告指出,生質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來源,占再生能源的55%,同時占全球能源供應的6%以上,可為發電、工業和建築供熱以及交通運輸提供能源。依據IEA全球各部門的生質能消費增長之模型顯示(圖1),若要履行全球淨零碳排之承諾,生質能將是未來全球低碳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且據2050年淨零排放之情景預測,至2030年生質能的使用將迅速增長,以取代化石燃料。未來各國將更加依賴生質能的應用,從2010~2021年期間,平均每年增長約7%,並且呈現上升趨勢,從2021~2030年期間,生質能的應用每年將增加10%。
生質能、生質物氣化、汽電冷共生系統、碳中和、廢棄物回收、能源轉型、再生能源、循環經濟、碳排放減量、能源自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