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服貿新契機
黃科智 (2024/05/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5期》
近年全球貿易重心逐漸從歐洲國家轉往亞洲國家,為提振我國未來服務貿易出口的利基,本研究觀察國際收支統計下之12項服務貿易業別,可再進一步區分為「傳統」及「現代」服務貿易業別,進而分析台灣出口排名、貿易出口朝現代服務貿易結構轉型、專利與授權服務業收支逆差、台韓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等,未來我國在提升服務貿易出口的做法上,或可參考韓國政府的相關政策方針,持續強化台灣服務業出口利基,並推動現代服務貿易出口轉型。
雖然近期台灣商品出口表現亮眼,但服務貿易出口規模擴張的腳步始終較慢,若未來需要擴大台灣貿易規模,服務業貿易出口仍為居中的關鍵要角。經本文分析近期的貿易數據後發現,雖然近期台灣服務貿易可能有朝現代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轉型的跡象,但隨著全球疫情影響逐漸淡化,台灣服務貿易出口重心可能將會回到以交通運輸業及旅遊業等傳統服務貿易出口為主的狀態。因此,在提振我國未來服務貿易出口的做法上,宜應強化我國現代服務貿易出口利基,加速台灣服務貿易朝現代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轉型,使我國服務貿易出口較不易受到景氣波動的影響,此亦為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未來發展的重要經濟課題之一。
採用Noland et al. (2012)對服務貿易業別的分類,雖然近期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占比下降,部分原因來自對陸客來台的限制未完全解除,導致旅遊服務外匯收入減少。惟2019~2022年間現代服務業出口規模大幅增長29.01%,是台灣服務貿易轉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台灣商品出口亮眼,惟服務出口待提升,將有潛力在全球排名獲得晉升
隨著全球化和資訊科技的發展,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的活動日益興盛,且近年來全球貿易重心逐漸從歐洲國家轉往亞洲國家,而歐洲的貿易優勢則相對減弱許多。近期崛起的亞洲國家中不僅中國(含香港)和印度,包含東北亞國家的日本、韓國,或是東南亞國家的馬來西亞、越南和新加坡等,都具備相當程度的科技和創新的能量,使得不管在商品面或服務面的貿易發展皆有穩定的表現。此外,近年大型的區域經濟協定的陸續生效,包括CPTPP和RCEP等區域經濟協議涵蓋多數的亞洲國家,皆有助於全球貿易的蓬勃發展。
台灣目前雖然未參與大型的區域經濟協議,但在商品貿易方面卻可位居前列,2022年台灣商品出口金額為4,782.52億美元,占全球比例1.99%,排名第16位。若同樣考量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其他位居前列的亞洲國家方面,排名在台灣前面的國家,包括日本(第5名,全球占比3.13%)、韓國(第7名,全球占比2.85%)及新加坡(第14名,全球占比2.14%)。不過,台灣在服務貿易方面則不如商品貿易來的亮眼,2022年台灣服務貿易出口572.04億美元,占全球比例0.81%,排名第25位(表1),而前述商品貿易出口表現亮眼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在服務貿易出口則依舊表現不俗,在全球服務貿易出口排名依序為:新加坡(第8名,全球占比4.06%)、日本(第11名,全球占比2.33%)及韓國(第15名,全球占比1.82%)。
服務貿易、現代服務業、傳統服務業、貿易轉型、出口結構、台韓比較、專利授權逆差、交通運輸業、旅遊業、外匯收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