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英國新推出之出口買家信貸初探
李芸綺 (2014/08/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8期》
由於出口融資具有風險高、期限長、額度大、條件優惠、利率較低等特殊性,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面對競爭激烈的出口市場,若要贏取市場就必須採取措施鼓勵出口,促進商品輸出。出口信貸機構即為一國為使出口商在出口貿易中得到有利的信貸條件,以盡可能低的費用容易且迅速地從金融機構獲取信貸,而由政府成立的機構。出口信貸機構能夠承擔商業性金融機構和一般出口商不願或無力承擔的高風險,彌補商業性金融機構不足,改善本國出口融資條件,增強本國商品出口競爭力。
出口融資運作策略的轉變
世界各國最早出現專門從事進出口融資的金融機構是1919年英國成立的出口信貸擔保局(Export Credits Guarantee Department, ECGD),現在則由英國出口融資機構(UK Export Finance, UKEF)作為英國出口信貸擔保局對外營運的機構名稱。主要工作包括為英國出口企業辦理出口信用保險,以及為英國商業銀行提供出口信貸擔保等,透過這種方式與出口商和銀行共同支持英國在世界各地市場的出口與投資。2012~2013年度,英國出口融資機構為英國出口商提供的經濟支持達到43億英鎊,超出前一年的20億英鎊。
各國政府部門之出口融資運作策略,近幾年來已出現相當地轉變,其中信貸方面已由供應商轉向買方。許多過去無法獲取傳統中長期供應商信貸融資的資本財貨與勞務(capital goods and services)出口,逐漸轉變成適合使用買方信貸,而且還款期限還可延長至20年。由於英國出口情況並不理想,2013年全年貿易赤字高達1,080億英鎊,為擺脫貿易赤字的困境,同時加強經濟復甦,英國擬增加英國出口融資機構海外出口融資方案。英國出口融資機構近一年來也陸續推出新的出口買家信用融資措施,提供給向英國出口商購買資本財貨與勞務的海外買家信貸,以協助英國企業出口至買家需要貸款的地方。因此本文藉由探討英國政府提供海外買家之新出口信貸措施,作為國內出口融資政策的借鏡。
出口信貸介紹
出口信貸是一種國際信貸方式,出口國為了支持和擴大本國資本性貨物的出口、增強國際競爭力,在政府的支持下,由本國專業銀行或商業銀行向本國出口商或外國進口商(或銀行)提供較市場利率低的貸款,以解決本國出口商資金周轉的困難,或滿足國外進口商對本國出口商支付貨款的需要。即為國際貿易中,賣方同意買方在收到貨物後可以不立即支付全部貨款,而在規定期限內付訖由出口方提供的信貸,為獎勵出口的一種措施,也是國家壟斷資本爭奪國際市場的一種手段。
出口信貸名稱的由來,就是因為這種貸款由出口方提供,並且以推動出口為目的。通常將一至五年期限的出口信貸列為中期,將五年以上者列為長期。中、長期出口信貸大多用於金額大、生產週期長的資本貨物,主要包括機器、船舶、飛機、成套設備等。根據貸款對象,出口信貸可以分為賣方信貸和買方信貸。
英國出口融資、買家信貸、直接貸款計畫、出口再融資貸款、新興市場投資、國際貿易競爭力、政策性金融、海外市場拓展、資本財貨出口、融資風險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