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台灣出版產業發展現況與產業競爭優勢
古芷諼 (2017/07/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7期》
台灣新書出版人均數量為全球第二,序位僅居英國其後,亦為華文市場圖書出版與版權輸出之核心國家。儘管如此,我國出版產業仍面臨影視音數位匯流娛樂競爭、閱讀人口持續遞減,以及電子書消費市場拓展遲滯之挑戰,此一發展牽動出版業者市場地位,並連帶影響國內市場圖書銷售額表現。而台灣出版產業面臨數位化轉型發展停滯之際,尚仍能維持產業部分競爭能力之關鍵,在於新興行銷媒介運用、消費數據分析應用、新興群眾募資出版模式興起、分眾化獨立出版蓬勃發展、自助出版與跨媒體範疇延展、嫻熟市場行銷操作等。
於台灣,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 Publications)擔負我國出版產業最重要之服務與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為:拓展台灣各種類型圖書出版物市場;提升出版產業於台灣及全球之產值與地位;保護智慧財產權(版權尤重);促進群眾對圖書及其他相關出版物於台灣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之價值認可;促進跨業合作及產業升級,協助數位化轉型;為從業人士提供貿易、政策與法律等面向之資訊;協助業者探尋新興科技發展趨勢與執行相關輔導措施等。
產業發展現況
依據國家圖書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統計ISBN暨CIP書目資料申請數顯示,2016年我國總計4,979家出版社(單位),出版38,807種新書,較2015年出版機構減少51家(單位),出版總(種)數減少910種,亦較2014年減少2,791種,創十年來新低點(附圖)。出版數量連續下滑,除可解讀為總體經濟狀況不佳、網路時代取代傳統紙本閱讀、民眾購書意願降低外,亦顯示出版者投資意願持續遞減。
附圖 台灣圖書出版趨勢
在圖書貿易部分,我國各類圖書年進口總值呈震盪走低態勢,其由2014年新台幣29.6億元增加至2015年30.4億元,2016年則再度回降至29.5億元。出口總值則呈持續走高發展,其由2014年23億元成長至2015年25.8億元,2016年進一步揚升至35.6億元(表1)。台灣為華文市場主要圖書版權輸出國家之一,亦為繼中國後之第二大華文圖書出版者,出口市場相對集中於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國家(區域)。
表1 台灣圖書進出口金額
就數位出版與實體書銷售統計而論,根據「104年台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2015年上游出版端數位出版市場規模為新台幣3億1,821萬元;下游零售端整體數位出版市場規模為6億1,132萬元。與2014年數位出版產業營業額九億元相較下,2015年約衰退32.2%。至於實體書部分,以整體2015年度實際出版新書種數37,708種回推估算(附注),整體上游出版端之整體(紙本)圖書市場規模推估為199億2,513萬元;下游零售端整體(紙本)圖書市場規模推估為238億4,978萬元。
而受網際網路與電子閱讀器日益普及,以及出版社選題方向趨於謹慎保守影響,愈來愈多台灣作家選擇跳過出版社環節,藉由自助出版平台進行作品發表,從而帶動個人出版產業蓬勃發展。據國家圖書館統計數據所載,儘管2016年一般出版社(機構)總計出版34,134 種新書,其比重(87.96%)仍遠高於政府機關(3,644種,占9.39%)與個人(1,029種,占2.65%)等型態之出版總量。然整體而言,其出版新書總(種)數與比例續呈跌降走向,反觀個人出版則顯呈揚升態勢(表2)。
出版產業、數位轉型、電子書市場、閱讀人口、數據分析、群眾募資、跨媒體發展、自助出版、內容產業、行銷創新
分享: